资源描述
八下25课古时赏析题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这是古代 诗中的名篇,题目“酬”的意思是 。
3、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紧承白居易石的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遭贬谪,弃置的境遇,表达出无限辛酸和愤满不平。
B、颔联接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人事皆非,不禁生出无限悲疼怅惘之情。
C、颈联诗人笔锋陡转,一洗悲伤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D、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的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的真诚和对现实的不满。
3、说说本诗'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赏析:
(1)、说说颈联蕴涵的哲理及表达的情感。
(2)、颈联的本义和比喻义是什么?(赏析)
5、运用。根据句子的内容,填写相应的诗句。
面对人生不平的待遇,有人引用刘禹锡的发出了 ,
明志,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
6、《酬乐天》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二、《赤壁》
1、这首诗虽是永史诗,其实也是 ,前两句写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2、《赤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含义。
4、这首诗有叙有议,哪两句是议论?
答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诗人缘于什么展开想象的?用诗中的原话回答。
答案:折戟沉沙铁末销
6、对《赤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是一首讽喻诗,曲折地反映出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和自已怕生不逢时。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是后面抒怀的引子;后两句抒发议论感慨,体现诗人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C、“东风”句所指事件是“赤壁之战”,史载:赤壁之战孙刘两家以火攻之计大败曹兵。所以说,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才打败曹操的。
D、诗中“二乔”指东吴两位美女,诗人借二乔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蕴含着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中包含一个著名的三国故事,你知道吗??请写出来。
答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借东风
三、《水调歌头》
1、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 ,下片写 ,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2、表明作者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表达诗人虽与亲人相隔千里,愿与亲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的愿望的句子是
3、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隐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蕴涵的哲理的理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与亲人工商人间美景的愿望的句子(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是: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诗人旷达胸襟的诗句是:
五、《过零丁洋》
1、感悟是的内容。
(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含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3)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巧妙的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意思明智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5)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2、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含义。
4、《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