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夏区第六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能力水平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7分)卷面分3分
一. 读拼音写字词,注意写工整正确。(10分)
jù pà zhāo pái wū yán xián yí shū lǐ
shuāi lǎo jí shǐ gào jiè fēn fù lǚ tú
二. 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1. 那朵朵冷艳,缕缕(lǒu lǚ)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bó pō)他乡,葬(zàng zhàng)身异国的外祖父。
2. 他的(dì de)目的地不是饭店,而是书店。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并将词语中的错字改正过来。写在各组后面的括号里。(4分)
A 招牌 担忧 急切 恐惧 ( )
B 支撑 鼓历 环绕 娱乐 ( )
C 心扉 呐喊 饱览 报尝 ( )
D 思考 片断 慈详 占污 ( )
四.将下列的词语和句子补充完整。(7分)
( )负盛名 流光异 ( ) ( )心沥血 心安( )得
不求 ( ) 解 别出心 ( ) 安然无( ) 古( )今来
,善读之可以医愚。
家在梦中何日到,
读书有三到,
五.平时我们收集了许多名言警句,请你将其中的两句写下来。(2分)
六,请将书名和作者用线正确搭配起来。(2分)
《细菌世界历险记》 贾兰
《穿过地平线》 法布尔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 》 高士其
《昆虫记》 李四光
七.请你将本学期学过《秋思》这首古诗词正确地默写下来。(5分)
八.修改下列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1.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和行为。
2.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此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九.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与运用(30分)
(一)走遍天下书为侣(14分)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快乐、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一本书 我听到有人感叹了 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 这一趟下来 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 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联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所以,我(愿意、自愿)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偿、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联想)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意思)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一)、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二)、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三)、从作者毫不犹豫地回答会选择一本书去旅行,让你知道
。和“毫不犹豫”意思相近的词有 。(2分)
(四)、“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句话作者运用了 的写法。用 和 比喻 。(2分)
(五)、用“—”划出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的句子。(2分)
(六)、读下面的句子,在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2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二) 老清洁工(16分)
入冬,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大全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检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清新和幸福。或许是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我们来到一幢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让进陈设整洁的客厅。“妈妈,有人找您来了。”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爸爸喊了声:“老师,您好。”我呆住了: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带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2分)
“熟悉”的“熟”字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 );按部首查( )部,再查( )画;应取下面第( )种解释。(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3分)
(1)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2分)
4、用“﹏”画出描写“我”内心的句子。(1分)
5、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6分)
6、下面哪句话是中心思想?在其后面的括号里打上“√”。(2分)
(1)表现了老清洁工乐于助人为他人造福的精神。( )
(2)赞颂了老教师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 )
(3)歌颂了老教师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
第三部分 作文(30分)
(一)“小张和小强的学习成绩差不多,可是小张特别招老师喜欢,人缘也好,这学期小张当上了中队长。小强一见到小张,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你怎样帮助小强,让他快乐起来呢?请你谈谈你的做法。(字数50——80)(5分)
(二)习作(25分)
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曾经给你以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有条理地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题目自定。4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