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课例分析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进行了周长含义的教学,学生通过自学及老师点拨,总结归纳出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随后我又用了大部分时间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研究一些图形的周长如何测量和计算,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出现的问题是把时间浪费在用线绳等工具去测量圆等图形上(用了15分钟),这样导致教学内容偏离重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感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偏差,没有把重点放在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上。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重点,分别是周长的含义和长、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在教学过程中我先组织学生自学周长含义并提出了自学指导,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3个问题进行组内交流。但是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而是急于给出结论。接下来我又组织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没有把长、正方形周长的探究作为重点,而是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圆等图形周长的研究上。最后由教师点拨完成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通过反思,我感觉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分为两个周期:
第一周期1、出示自学指导(一);2、认识封闭图形;理解周长含义;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第二周期1、自学指导(二);分析一些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小组合作;教师点拨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的优化;练习巩固。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亮点在于我把知识树呈现给学生,这样清晰地将本单元的知识重点有层次地提出,帮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由于在圆等图形的周长测量上浪费时间过多,导致本节课拖堂,而且学生没有充分时间去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