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双困生”教育之误论.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0455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双困生”教育之误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双困生”教育之误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双困生”教育之误论 宕昌县沙湾中学 景银科 教师教育优秀生是正常的,教育中等生是应该的,但教育“双困生”是难能可贵的,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教育真谛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学校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大方向下对“双困生”仍然产生以下误论: 一、“双困生”学习成绩差,是自己不想学。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双困生”学习成绩差,并非自己不想学,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旧知识未理解、掌握,又未及时复习巩固,就开始学习新知识,结果知识点未衔接,导致不能领会,因此,即使再勤奋努力,面对新知识理解也很困难。课堂上会思想分散,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勤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性和积极性会很差。即便对本节所内容理解了,但过后会忘的一无所知。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应给吃偏食,体现百教不厌的精神,课余补学困生落下的课,平时多鼓励、多关心、多交流、多沟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其迎头赶上。 二、“双困生”各方面都差。 不仅优秀生有自尊,而且“双困生”也有自尊。有些教师对“双困生”看不起,认为他们什么都不会,各方面差,以后无前途。出现这种想法后,会将座位安排在最后一二排。上课时会不关注他们的学习,不提问,不布置探讨任务,平时也不谈心、交流、甚至在搞其他活动明知有特长,也不让他们有出头露面的表现,殊不知行行出状元。 三、“双困生”犯错误是故意的。 “双困生”犯错误是在较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中逐渐养成的,并非是故意的。因为人一生下来难免犯错误,只不过是在不断的知错就改中健康成长起来的。如果“双困生”有时犯了点错误,教师没有及时有效地指明、批评、纠正、教育;没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化,这样他们会意识不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原因、后果,感觉不到自己犯了校纪校规。原因很简单,由于中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好奇心,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无法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假恶丑,无法冷静地三思而后行,时间一长便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 四、十句好话不如一惩戒。 “双困生”一旦犯了错误,部分教师一般采用惩戒方法,如:批评、讽刺、侮辱、殴打、罚站、赶出教室、上交政教处给处分、让家长领回去反思等方法,但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违犯了《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校纪校规,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教师应在关爱学生的基础上教育学生。 五、给“双困生”监护人告状。 每一位教师都想自己教的学生个个是优秀生,这是每一位教师的目标、心愿和满足欲。在这样的教育观下,一旦“双困生”在思想上表现不好,学习主动性不高,成绩差,教师的心理满足欲破裂,会在批评教育学生的同时,一面上交政教处给处分,一面向监护人告状。一个电话或上门向监护人告知在校表现,把不满寄希望于监护人,让其教育。殊不知农村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有的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就是父亲母亲在家,大多数文化程度低,对孩子的教育一片茫然,若得知孩子没遵守校纪校规,犯了错误,就会暴打孩子。这样将导致“双困生”更加地憎恨教师,厌恶学习。出现迟到、早退、旷课、酗酒、抽烟、打架、斗殴等现象,会故意与教师作对,因此,双困生的教育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六、不闻不问、冷处理、甚至放弃双困生。 “双困生”平时由于教师对他们的冷漠态度,自己在班上无威信,无形中“双困生”们会走在一起,想怎样就怎样,不考虑班规校规,一旦犯了错误,教师也不追问、分析、调查其根源,而是一顿严厉、讽刺、挖苦的批评,真正寒了他们的心,伤了他们的自尊。 七、促“双困生”转学、辍学。 《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无权逼学生转学、辍学、甚至开除学生。但在现实中,由于学校校长给教师制定量化指标,学期末达不到量化指标者扣工资,甚至上交县教育局调到偏僻地方工作,导致教师们把“双困生”当成班上的蛀虫、自己的包袱、评优选先晋级的绊脚石。因此不管《教育法》的规定,不管教师职业道德,伙同科任教师告知其监护人:“你的孩子无学习天赋,无心学习,不如换个环境(转学)或放弃学业”。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灵活、以情感化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成功,人民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