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文6-10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30447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6-10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文6-10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 “思”:思念,想念。   2、 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 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三、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四、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五、练习写字。   六、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7、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船、两、尖、看、见、闪、星;认识新笔画:横折弯;认识舟字旁、目字底和小字头,说出它们的名称,学会书写;理解“月儿”“两头”“看见”“星星”“弯弯”“闪闪”“蓝蓝”等词语;会用“我看见”例说句子。    2、会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学会想象,初步培养观察天空的兴趣。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开火车”认读与课文有关的熟字:门、人、大、小、目、手、儿、在、里。    2、指名认读音节:shan liang chuan jian xing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有趣的儿歌:《小小的船》,读题。    2、教学“船”。      船:左右结构,左边是“舟—zhou zi pang”,“舟”像一只小船的船身,中间的一横像船桨,舟字旁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一提不要出“船身”。    3、你们看见过什么船,在哪儿看见过?课文中说的小小的船是什么船呢?听老4、师读课文。   三、教师范读。     出示投影,让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朗读。谁能说说书上说的船指什么?。   四、引导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看看课文有几行,有几句?    3、指名逐行读,共同评议正音。    4、组词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5、同桌互读课文。    6、看图说话:小姑娘坐在“小小的船”里看见了什么?(板书:看见)    7、教学“看、见”      看:先写一个“手”,把竖钩改成撇,下面写个“目—目zi pang”。      见:注意里面的撇应写在竖中线上。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生字词和新教的偏旁。    2、指名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教学生字。    1、指名读第1句。     ①“两”第三声,要读准;“弯弯”“小小”“两”“尖”要读重音。     ②跟“弯”相反的词是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请看图说说。为什么说它像小船?     ③教学“两”“尖”      两:不能念成er。口头组词:两边、两样、两旁      尖:上下结构。“”是新偏旁,叫小字头,注意“小”作偏旁时要去掉钩。“尖”怎么记?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尖尖的?并请学生指图说说弯弯的月儿什么地方是尖的?     ④口头填空。      ()的月儿()的船,()的船儿()尖。     ⑤指导朗读。这月儿弯弯的、黄黄的、两头尖尖的,多可爱啊!要读      出月儿非常可爱的样子。    2、教学第2句。     ①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我、小、坐、只、闪闪、蓝蓝”要读重音。     ②教学“在、只、星”      在:中间是土字,上面一横短一点。口头组词:现在、存在、正在。      只:在这儿念zhi。口头组词:只有、只好。      星: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写得扁一点。     ③“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了什么?      比较句子: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课文中为什么说“只看见”?“闪闪”是什么意思?     ④口头填空: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的星星()的天。     ⑤训练说话。要是坐在船里的这个“我”是你,你会觉得怎么样?(有条件可抽动投影片,使“船儿”动起来。)     ⑥朗读指导。在蓝蓝的天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多美呀!谁能满脸带笑地来读这一句。    3、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    1、配音朗读,培养学生情感,学习有感情朗读。(可适当加些动作)    2、出示投影。让我们也坐坐像小船似的月儿,上天去看看,看见了什么?(看投影背课文)    3、有感情地个别背诵和齐背。   三、责疑问难,鼓励学习。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这孩子飞上天空坐在弯弯的月儿上,是真的吗?人们能不能上天去旅行?(鼓励学生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能上天去旅行。)   四、作业指导。     课后第4题:把句子说完整。第1句是例句,可指名学生读。第2句有图画做提示,可指导看图说。第3句无提示,要求学生先在脑子里想好一幅图,再把图的意思说出来。要用上“我看见”,还要注意句子的完整。 8、阳光 课前透视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平台   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让他们充分地体会阳光,在读中悟出阳光的美好。)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   背诵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体会到汉字的美。)   实践   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播放歌曲《种太阳》)   (这两项活动在教学中可任选其一。) 9、影子 教材简析:    《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鼓励学生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5)全班分三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6)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课下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划线找朋友:      月 工 十      又 月 口    2.组词:同学们能用拼出的这四个字,组两个词吗?(左右 朋友)    3.说话:看看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出示句式:我的左边是(),右边是(),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4.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看看,现在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吗?想想,你还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它?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看图说一说,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想一想,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前面?(背着太阳走)     (2)指导读句: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说说,影子在谁前,在谁后?      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句式:我的前面是(),后面是()。      或()在我的前面,()在我的后面。     (3)看图讨论: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猜一猜,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4)小朋友心中很快活,我们读这些句子的时候,就应该用喜欢的语气来读。范读,学生仿读、自由练读: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同学们常常和影子在一起玩吗?你还常常做哪些事?说一说。      句式:我常常()。     (5)谈话: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说说小狗是怎么跟着你玩的?(引导说出小狗经常跟着人,喜欢跑前跑后)再读读句子,读出你对影子喜欢的语气来。     (6)背诵:(学生看图练习背诵;教师引背课文;学生自由练习背诵;指名背,齐背。)    2.学习第二节。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1)看图说一说,太阳在小朋友的哪边,影子在小朋友的哪边?(太阳在小朋友左面,影子在小朋友右面。)想一想,这位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的左面?(小朋友往回走。)    (2)根据节奏提示,练习读句: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3)看图理解句子:你喜欢你的朋友吗?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这位小朋友把影子当作了自己的好朋友?    (4)指导读句:影子是你亲密的好朋友,应该怎样读这个句子呢?读下句:      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跟着我。    (5)熟读后背诵第二节。教学方法同第一节。   三、小结全文。     影子像是调皮的小黑狗,常常跟着你。影子又像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你。你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你哪里,真是“形影不离”。   四、作业练习。 10、比尾巴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生字。认识“”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识字。   教学难点:读好问句。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综合运用。   课前准备:    1、“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图片。    2、生字卡片。    3、黑板上大森林场景的布置。    4、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疑激趣,谈话揭题     (师指着黑板上大森林的场景)今天一大早,森林里就闹哄哄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去看看吧!    1、出示拼音课题,让学生拼一拼,猜一猜。(指导读好“巴”的轻声)    2、师在拼音下书写生字。(再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通课文。(师巡视,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评议(随机引导学生读准“松、最、鼠”等平翘舌音)    3、同桌互读检查。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本次参加比尾巴的队员,用“——”划出。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表述。(生边说,师边贴各种动物图片)      句式参考:(鼓励不同的说法)      a、参加比尾巴的有()、有()、有()、有()、有()、还有()。      b、参加比尾巴的有()、(  )、(  )、(   )、(  )和(  )。      c、(  )、(  )、(  )、(  )、(  )和(  )参加了这次比尾巴。   四、趣味识字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名称是“生字宝宝找主人”。要想找对主人,就必须先认识生字宝宝,对吗?    1、老师贴出生字卡片,请小老师自由选择自己会读的“字宝宝”教给大家。    2、游戏开始,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请学生把生字卡片贴到相关动物图片旁,并说明理由,教大家读两遍。    3、通过比较异同,学习“巴”和“把”、“公”和“松”。    4、学习新偏旁“矢”、“八”、“鸟”   五、书写指导    1、自由描红各一个,想想写好这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引导发现写好这三个字的关键。(“云”第二笔要写长,落在横中线上。“公”上面的“八”开口度要适中。“车”最后一笔要压在竖中线上。)    3、各写三个。   六、你还能给这些生字找朋友吗?(扩词)   七、在《找朋友》的歌声中结束本堂课                 第二课时   一、快乐复习生字“争奖牌”   二、细读课文,理解词句    1、同桌合作读课文,谈谈你的发现: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    2、指导读问句。(注意最后一个字声调要上扬)    3、指名回答这些问句。    4、以各种形式促读。      a、师问生答      b、男女生对读      c、小组对读      d、伙伴对读      e、以快板的形式表演读     5、找表示动物尾巴特点的词       经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尾巴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你能从书本中圈出来吗?      a、试圈      b、反馈,师板书      c、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引申学会运用词语。        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裁判,你会把“比尾巴”的金牌挂在谁的身上?    2、你还知道其它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吗?    3、师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你们的讨论和研究,我们知道了动物的尾巴不管长还是短,不管弯还是扁,不管漂亮还是难看,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尾巴,就是一条好尾巴。   四、画尾巴(课后作业)    1、小朋友们,赶快拿起笔,给动物们添上一条适合自己的尾巴吧。    2、交流作品。 语文园地三   一、教材简析     这个语文园地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第一课时完成前两部分:“我会填”和“看看读读”。通过我会填中的数笔画练习,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部分汉字。“看看读读”中专门针对量词进行的训练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既可以帮助学生识字,又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习惯。   二、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辨别。    3.课堂设计摆脱旧的教学模式,把游戏带进课堂,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学过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四、课前准备     挂图、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   五、教学流程   1.谈话激趣    春天到了,草地上开着各种鲜艳的野花,真美啊!今天老师要带着你们漫游语文园地。在那里花仙子姐姐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漂亮的花瓶,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肯动脑筋,会学习,他们小组的花瓶上就会开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2.我会填    ①.出示题目。(出示“花瓶”图,花瓶上写出“三画,四画,五画”),你们知道这些花瓶里都插些什么花吗?    ②.小组学习。     1.小组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要插哪个花瓶的花?     2.请在题目中找出你要插的花,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又对又快。    ③.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    ④.口头组词:一朵花上只有一个字,他多孤单呀,我们给他们找些好朋友吧!    ⑤.扩展练习:老师再给你们两个花瓶,你能在花瓶里插花吗?(老师在花瓶上贴“二画,六画”)     1.小组合作学习。     2.集体交流,给说得好的小组贴上一朵大红花。   3.小朋友,你们继续跟着老师往前走,闭上眼睛,踏着音乐,走呀,走呀……快睁开眼睛看呀,(出示课件或挂图,不出现文字)我们来到了哪里?(田野、郊外)看到那里有些什么?   ①.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②.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小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③.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一比哪组说得好。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小河上停着一条小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丽的一副图啊!   ④.游戏。(对口令巩固数量词)    1.老师说数量词,同学说事物名称。     如,一张()几朵()一片()几座()       一条()一堆()一棵()两只()    2.同学甲说数量词,同学乙说事物名称。   ⑤.比一比,抢答。    1.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2.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比一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真能干,老师没有告诉你们答案,你们通过自己和小组里的伙伴协作就把问题解决了,知道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词。有兴趣的话回家跟爸妈对口令,比一比,好吗? 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   一、教学要求    1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于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有礼貌。    2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事情,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二、教材重点     教学的重点是说出这两件事的做法为什么不好,该怎样劝说。   三、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以题激趣。揭示话题,读读题说说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如,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不好?教师相机解题,出示图片。)    2看图谈话,了解图意。      (1)图上的谁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2)在一旁的人正在干什么?解释“劝说”。即用讲道理的方法使别人不要这样做。    3分组讨论。可5—6人一组讨论书上第二题。再推选两位代表准备汇报,一人说一幅图。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在草地上踢足球会伤害小草,破坏环境美化,影响别人休息。开着水龙头洗菜太浪费自来水了。重点指导学生劝说时要讲出道理(不一定讲全),语句完整,态度大方,有礼貌,采用温和的语气。    5分组准备表演。即一组选一幅图演一演。可加上被劝说的人的语言、动作。    6汇报表演,评评哪组演得好。    7课后延伸:鼓励学生在学校、家里发现不该做的事大胆劝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