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
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 美国的“新经济”。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经济政策的新变化
(一)国家干预到混合经济
(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由此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初: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各国立即进行经济政策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 市场 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当场消化1】“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当场消化2】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在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她抱着振兴英国的决心走进了唐宁街10号。为治愈“英国病”,她为英国开出的处方是( )
A.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积极推行非国有化政策
C.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 D.强化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当场消化3】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出现了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某种经济形态,它属于经济体制范畴,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既定的条件下,为促进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由一系列有机联系并相互制约的机制、制度、组织、决策等方式而形成的复合体。这种经济是( )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混合经济” D.“新经济”
思考问题一:什么是凯恩斯主义?其特征和实质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
(2)特征:国家干预经济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但是未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评价:
积极性: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消极性: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当场消化4】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建立“福利国家”(From the cradle to tomb即“从摇篮到坟墓”)
1.含义: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增进社会福利。
2.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3.实质: 国家 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 保障个人和家庭 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4.过程:
(1)成功实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
(2)逐渐兴起:二战后
(3)日渐完备:20世纪六七十年代
(4)继续发展:1973危机后
(5)缩小规模:20世纪八十年代
5.评价:
(1)积极性:
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
(2)消极性:
①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
②给纳税人带来沉重负担,引起中产阶级普遍不满。
③助长惰性,滋长依赖情绪,降低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当场消化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
A.社会保障政策 B.强大的国防体系 C.劳动安全保护法 D.发展农业生产
【当场消化6】有人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照顾”来形容1948年以来的英国国民所享有的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缓和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扩大社会消费,从根本上激发了工人积极性
C.造成财政赤字,加剧了国家财政负担
D.调整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 “新经济”的出现(时间: 20世纪90年代 )
1.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3.特征: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 信息技术为主导。
思考问题一: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有何启示?
(1)变化
①经济政策的调整:
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经济政策;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政府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建立福利国家。
②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
③新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2)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启示:
①不断调整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改革要不断深化。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要和市场相结合。
③福利国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
④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⑤新经济——重视科技、教育;融入全球化。
思考问题二:归纳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四次局部调整及其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原因: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落;
罗斯福新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1929-33年经济危机中传统的自由放任束手无策。
工业革命后:
自由资本主义盛行;
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
【巩固练习】
⑴发展历程
【当场消化7】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 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 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
【当堂吸收】
1、20C.50S.,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凋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2、(08山东文综)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
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3、有人将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有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对上述评语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应消灭”指的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B.“经济的营运”指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改进和补充”指的是:采用国家干预的办法
D.“福利国家”指: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国家
4、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战争回忆录》中说: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这表明戴高乐主张( )
A.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以计划经济代市场经济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废除私有制实现国有化
5、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最可怕的事”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让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6、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
A.利用美国的援助 B.调整政策,实行改革,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功能
C.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D.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7、下列对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结束“滞胀”阶段 ②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形成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大社会福利规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套自我调节机制,主要表现在( )
①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 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9、二战后,欧美“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克服了经济“滞胀 D.削弱了宏观调控
10、(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15题)有人认为,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经济使漫无限制的自由与残酷无情的政府管制两者之间长期存在着的矛盾得以解决,从而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①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②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③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④出售部分国有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18题)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
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
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12. 20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控制的电子工业、基础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军火工业、航空工业、公用事业的比重分别为44%、54%、63%、75%、84%、100%。从中可以看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D.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