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献给妈妈的诗
教学目的
1、学会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生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教学重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词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妈妈的爱,并学会抒发对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动物图片、头饰、爱心卡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
通过读课文,感受孩子和妈妈之间与生俱来,深沉似海的亲情,并真心地用一句话来赞美自己的妈妈。
课时重难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妈妈的爱,并学会抒发对妈妈的爱。
一、音乐激趣,复习导入
1、师:(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到这熟悉的歌声,大家想到了谁呢?(妈妈。)
2 、师:妈妈是最爱咱们的人,那请努力读对这些生字让妈妈高兴高兴。谁先来?
3、师:大家争着把小手举起来想读,都害怕落到别人后面去了,这就叫争先恐后。你来读一读这个词!(指名读)
4、师:咱们一起来让咱们的妈妈高兴高兴!(齐读生字词语。)
5、嗯,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要介绍几个动物朋友给大家认识认识!(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6、师:有小兔子、小狮子、小猪、还有小老鼠(依次贴动物图)这些小动物呀,在母亲节快到的时候给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什么呢?(师指课题生齐读)
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小动物们准备写一首诗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小动物的诗准备好了吗?请大家轻轻地打开书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2、师:“小朋友们,献给妈妈的诗写好了吗?
3、师:看来大家很会读书,小动物们献给妈妈的诗准备好了,但都只想好了一句。他们都在抢着说,生怕老师没有让自己说。(师范读)
4、哪三位小朋友愿意争先恐后的读读这三句话!(这三名学生读)
5、你发现他们当中谁真正读懂了争先恐后这个词?
6、咱们一起争先恐后地读一读这三句吧!来,男生第一句,女生第二句,第三句全班小朋友一起来!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听到你们这样争先恐后的回答,看来每个人都想送妈妈诗,那么,小动物都为妈妈写了一句什么诗呢?请你们自己先大声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再把小动物们写的诗用“--”标出。
2、师:把小动物们写的诗画好了的小朋友把小手举一举。那么,“小动物是怎样念自己的诗的呢?请把你画好的句子再读给同桌听听。
师:“好吧,你们把想好的一句都念给我听听。”
3、学习小白兔句。(出示句子:“我的妈妈最勇敢”!)
(1)师:哪只小白兔愿意大声地朗读这一句?
(2)师:谁还想读?小兔子说妈妈最勇敢,咱们来看看吧!(出示课件理解勇敢)
(3)师:你来说,你觉得兔妈妈勇敢吗?为什么?你能再读一读吗?评:我想大家都听出来了,你的妈妈最勇敢!
(4)师:还有哪只小兔子认为自己的妈妈最勇敢的请勇敢地站起来夸夸她?你来! (指名读教师评价)
4、学习狮子句。(出示句子:“我的妈妈最温柔”!)
(1)师:这会儿,小狮子也心急了。谁愿意替小狮子朗读这句?
(2)师:小狮子说完,大家都笑了,如果你是小兔子、小黑猪、小老鼠,你们在笑什么呢?(在大家的眼里狮子是什么样的?)
(3)师:那为什么小狮子认为自己的妈妈最温柔呢?来看看吧!(课件理解温柔)见了这只狮子妈妈,哪只小狮子来夸夸自己的妈妈?
(4)师:老师这会儿想请咱们班的女狮子宝宝站起来高兴地夸夸自己的妈妈!看谁的妈妈最温柔!
(5)评:在坐的各位小评委你们听出小狮子的妈妈是最温柔的吗?来咱们一起来夸夸他们!
5、学习小黑猪和小老鼠的句子(课件出示)
(1)师:听了小兔子和小狮子的诗,小黑猪和小老鼠都等不及了也争先恐后地为妈妈献诗呢!听听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听录音范读 。
(2) 师: 是啊,在孩子的眼里,不管妈妈长的什么样,都是最美丽的。来,请这一小组把小火车开起来,用你们所有的感情来夸夸你们的妈妈。(开火车读)(出示句子:我的妈妈最美丽。)
(3)师:瞧!听了你们最用感情的表达,妈妈开心的笑了!
(4)师:这会儿,小老鼠心想:我的妈妈能够去任何的地方,生存能力强,打洞的时候连水泥都能钻开,可了不起啦。于是,小老鼠自豪地说——生:我的妈妈最强大。
(5)师:一二组小老鼠骄傲地说——生:我的妈妈最强大。
师:三四组小老鼠高兴地说——生:我的妈妈最强大。
(6)是呀,从小动物的回答中咱们一定认为不管自己的妈妈有多丑,有多凶,有多弱,自己的孩子永远都爱自己的妈妈,觉得自己的妈妈是最棒的!所以小兔子大声地说——,小狮子说——小黑猪最有感情地说——小老鼠自豪地说——
6.分角色读课文
(1)示范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谁愿意和老师合作?
(2)师:好吧,你们把想好的一句都念给我听听。(生戴头饰表演读)
四、情感体验,思维拓展
1、师:每个小动物都为自己的妈妈献上的一句诗,表达对妈妈的爱,那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快要到了,你们想不想也送一句诗给妈妈?能想一句不一样的更好,用课文中的话也行。(指名说。)
2、师:你们说得太棒了,妈妈一定会喜欢的,你们写给妈妈的诗让老师太感动了,来,咱们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五、指导写字
1、师:上节课,小动物们给咱们介绍了几位生字朋友,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那咱们一起来大声、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咱们再来认识两个偏旁:勹(包子头)、角字头。请大家举起小手跟老师写一写。
3、那么,它们俩藏在哪两个字里?(争,句)
4、请大家再仔细的观察,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
5、“争”字怎样写才漂亮呢?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撇从上半格竖中线起笔,接着写横撇,横折,注意第四笔横挨着横中线下面起笔顿一顿,行笔压线,收笔,左高右低接着写短横,最后竖勾压在竖中线上。)看清楚了吗?现在请大家轻轻地打开书80页,拿出小铅笔,请把这两个字仔细地观察观察,再认真地描一描红色的字,最后比较着写两个。(注意写字姿势:头—头抬起,身—身坐直,笔—笔拿稳,脚—脚放平。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课程标准》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激活课堂,采取多种层次的读。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在浓烈的阅读氛围(如品读,分角色表演读、加动作读、小组竞赛读)中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
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读的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首先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把几句话连起来综合理解,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这样边读、边思、边问,以读助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在教学《献给妈妈的诗》第二自然段时,帮助学生读懂成语“争先恐后”就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障碍。在教学中,我由过渡性的问题“小动物们献给妈妈的诗准备好了吗?”来抛砖引玉,有的学生说“没有准备好”,那是因为他懂得了一句诗和一首诗的区别,是一个既细心又善于思考的孩子。对于他的发言内容,我既惊喜又意外;有的学生说“准备好了”,因为有了准备才敢举手说,而且,还是抢着说。真有意思!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课堂学习情况展开想象!接着,我把两人的争论抛给大家,让学生再读书,再思考。学生在讨论中既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特点,同时对字、词、句、段的理解水到渠成。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带着一定的表情朗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
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
“一个用视觉或听觉接受他人所表这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的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低年级学生特别在意通过“视觉”来接受教师的种种热情,然后表达出与教师同样的情感。在教学《献给妈妈的诗》第四自然段时,每当范读,我眉眼舒展,始终带着舒心和自豪的微笑。此时,我观察到孩子们的小脸蛋露出喜悦的笑容。当最后读到那四句诗时,我的声调一句比一句高亢,脸上的笑容更为灿烂,眼睛也带着笑意,我的感情很快被学生所感应,当孩子们捧起课本朗读时,笑意已在眼中闪烁,幸福和自豪已在脸上浮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