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三章__中国的自然资源_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427569 上传时间:2025-03-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__中国的自然资源_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章__中国的自然资源_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2、它强调三点:1、存在与自然界,不是人类的劳动产品; 2、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即能为人所用(经济属性); 3、是物质,也可能是能量(自然属性); 3、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在自然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还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4、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要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我国的“地大物博”※: 方面 世界排名 人均地位(↓不足) 陆地面积 第三 世界平均水平的1/3↓ 已探明矿产资源总值 第三 世界平均水平的1/2↓ 耕地面积 第四 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河流年径流量(水量) 第六 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森林面积(木材) 第六 世界平均水平的1/5 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大,种类多。 自然资源人均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也是我国国情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对于我国的自然资源,我们既要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更应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势必还会继续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3、石油: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从1993年开始,我国从石油出口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 4、特殊的纪念日: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3月12日我国的植树节。 5、著名煤矿: 所在省 河北 山西 陕西 黑龙江 江苏 内蒙古 河南 著名煤矿 开滦 峰峰 大同、阳泉、西山 神府 鸡西、鹤岗 徐州 霍林河 平顶山 6、著名铁矿: 所在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湖北 海南 四川 著名铁矿 迁安 白云鄂博 鞍山、本溪 马鞍山 大冶 石碌 攀枝花 7、著名油田: 所在省 河北 辽宁 黑龙江 山东 山东和河南之间 著名油田 华北 辽河 大庆 胜利 中原 8、著名的有色金属: 铜 锡 钨 锑 汞 镍 铝 金 铅锌 稀土 德兴 个旧 大余 锡矿山 同仁 金昌 平果 招远 水口山 白云鄂博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1、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和优点: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且南北方的水土资源配合欠佳(耕地北方60%,南方40%;水资源北方20%,南方80%)。 4、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我国扩大耕地的潜力不大,现有的耕地有一部分需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退耕还湖。全国后备土地资源中宜耕土地大多是现有的天然草场和疏林地,而且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等偏远地区。 5、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可利用土地)可利用草地32.6%,林地16.6%,耕地13.5%,工矿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等15.7%。(难利用土地)沙漠石头山地、永久积雪、冰川21.6%。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土地资源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 平原、丘陵、盆地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 高原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 沙漠、戈壁、冰川、石山 1、耕地和林地: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而且土地的利用度很高。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横断山区;武夷山脉、台湾山脉、雪峰山。 2、草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集中了难以利用的土地,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度很低,未利用的土地分布较广。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四大牧区见第四章)。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问题:各类土地资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4、策略: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每年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 四、表解我国的土地资源: 1、我国土地资源的比较: 利用类型 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比(%) 我国人均面积(公顷) 世界人均面积(公顷) 主要分布地区 举例 耕地 13.5 0.10 0.37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草地 32.6 0.23 0.90 (北方能蒙古高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与南部地区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林地 16.6 0.12 0.76 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横断山脉、东南丘陵 难利用土地 21.6 西北内陆地区 塔里木、准格尔盆地等地区的沙漠、石山、戈壁等 2、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 地区 土地资源区域差异 自然原因 东部季风区 北方地区 集中了全国90%的耕地和林地,土地生产力高 以旱田为主 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少,降水较少 南方地区 以水田为主 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富 西北内陆地区 以草地和荒漠为主 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 青藏高原地区 土地生产力较低 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水是宝贵的资源 1、水的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提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2.5%。 2、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3、世界水资源总量居前六位的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 中 国。 4、若按人均水资源计算,我国仅为世界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我国 有11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 5、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水周”:3月22日至3月28日。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夏秋多(夏季风影响),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的方法: 1)、调节水的季节变化,解决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如三峡工程(长江)和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 2)、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工程(缓解天津缺水)、引黄济青工程(解决青岛缺水)、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引到我国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三、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的利用问题:浪费严重和水污染。 2、解决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从某种意义讲,节水比调水重 要。 3、节水、防治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4、农业用水----废弃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推广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使用农药、化肥。 5、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消耗用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6、家庭用水----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7、节水标志----(绿色的标志,不是黑色):圆形代表地球,标志留白部 分像一 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 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8、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与解决办法: 特点 解决办法 主要工程 空间分布 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引黄济青工程等 时间分配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兴修水库 龙羊峡水库、三峡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小浪底水库等 9南水北调工程“三线”利弊对比分析表: 调水路线 东线 中线 西线 可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源地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起点 扬州 丹江口水库 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 终点 天津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线路特点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隧道,基本自流 地理之最 我国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可利用草地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华北平原—可利用草地的 我国比重最小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不好) 我国最缺水的地区——华北平原 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 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 华北平原和西北地区都很缺水,但华北平原的缺水情况更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