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2 1” 4—课堂四环节(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点拨;随堂达标检测)
教学模式 2—课堂两中心(调动学生;紧盯课堂)
1—课堂一策略(以“问题导学,以练代讲”的课堂策略实现“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育人目标。)
府谷二中 年级 学科导备案 年 月 日
课 题
中国石拱桥
课型
主备人
云旭东
媒体运用
集体备课讨论意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课 前
预习案
课 堂
交流案
精 讲
点拨案
课 堂
检测案
布置
作业
高效课堂十原则:1.面向全体原则 2.个性教学原则 3.简约课堂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直观教学原则
6.问题教学原则 7.先学后教原则 8.当堂过关原则9.激励课堂原则 10.永不替代原则
“4 2 1” 4—课堂四环节(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点拨;随堂达标检测)
教学模式 2—课堂两中心(调动学生;紧盯课堂)
1—课堂一策略(以“问题导学,以练代讲”的课堂策略实现“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育人目标。)
府谷二中 九年级 语文 学科教学案(总第 87 课时) 授课教师 年 月 日
课 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王晓丽
媒体运用
Ppt
个性补充与反思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诗歌写作背景,积累生字新词。
2、多种形式朗读诗歌,体悟作者的情感。(重点)
3、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难点)
课 前
预习案
1、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2、朦胧诗了解。
课 堂
交流案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1)注音: 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2、朗读指导:
教师提示:这首诗先抑后扬,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节,长句式,多节拍,每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相似。第二节,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的情绪强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
精 讲
点拨案
一、美文美读
①、教师范读(配乐)
(先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初感诗的美味,为进一步学习欣赏奠定基础。)
②、学生自由诵读。
(趁着学生才有的感受尚在,让学生直接再次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必要步骤,避免抛开刚营设好的氛围而由老师大讲特讲的弊病。)
③、学生单独朗读,师生评价。
(在这个步骤中紧扣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落实字词教学,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
④、诗歌内容与形式分析。学生先用一句话谈谈感受,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先由学生体悟,暗示自主求知意识;然后巧加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信息资料;最后老师向宽拓展,把学生眼界打开。)
二、 七嘴八舌谈朗读感受
我喜欢文中的“ ”句,因为“ ”。
课 堂
检测案
一、请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加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
(1)我是于瘪的稻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三、尝试默写名句。
高效课堂十原则:1.面向全体原则 2.个性教学原则 3.简约课堂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直观教学原则
6.问题教学原则 7.先学后教原则 8.当堂过关原则9.激励课堂原则 10.永不替代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