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爱文学”教学设计
设计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铁路第五中学 王青
【设计意图】为了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交往能力、获得方法性知识的能力,设计了这一堂课。本课以专题的方式组建文学小组,明确任务,搭建文学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围绕文学体裁进行有目标和计划的具体活动。学生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四个小组的小专题完成后,在课上展示,带给全体同学文学的感知与收获。
一、教学目标
1.组建文学“专题”小组,搭建文学交流平台,学生尝试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
2.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文学、认识文学、喜欢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3.通过讲述、评价文学人物及作家作品,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
4.发挥学生各自特长搜集整理学习成果,通过展示成果和交流,分享文学带给他们的收获。
5.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交往能力、获得方法性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搭建文学交流的平台,学生进行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教学难点:
在查找、阅读、交流、编写、合作、创作等活动中观察并提高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互助合作的精神以及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成立四个文学兴趣专题研究小组。
1.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制作PPT演示文稿,准备为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研究的“小专题”。
2.有能力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本组专题下的自主“文学创作”活动。
3.进一步完成本组研究小专题下的 “子题目”,即小组感兴趣的作家、人物或作品,并准备为同学们介绍,争取做到有趣味。
四、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式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法。
1.小组“专题式”研究。
2.自主阅读、搜集资料。
3.任务驱动,激发学生文学阅读和创作兴趣,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自制“微视频”,并播放。
2.完成对联
以观看的视频为基础,完成对联——文采飞扬,对联接上
翻开文学获得心灵慰藉, 。
学生自由回答。
3.小组登场
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个小组,每组12人左右。
小组成员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小组。
4.明确任务
基础任务:
(1)介绍本组负责的文体知识。
(2)完成专题任务下的子题目。
(3)自主创作出一个专题作品。
创意任务:
各小组自主决定,是否进行创意。
5.专题展示
(包括:PPT、原创作品、个性展示)
小组个性展示,走进文学世界
(1)展示诗歌的魅力!
(2)探索小说的世界!
(3)讲述戏剧的故事!
(4)寻找散文的意境!
6.最佳小组
投票选出今天的最佳表现小组。
7.整理成果
完成课下作业:摘录和整理今天这一堂课的课堂笔记。
8.课堂小结
言简意赅评价学生在这堂课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创新精神。
同学们,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 让我们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文学来充实自己的人生吧!
【教学思考】本课以专题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指导学生围绕文学体裁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具体活动,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四个小组的学生在组长的策划、组织下,分工完成内容梳理、小报和PPT制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参与合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
小专题完成后,不仅提升了三大能力,而且能够实现信息的辐射,带给全体同学文学方面的感知与收获。在这样的综合性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学生相对固定的文学方面的关注与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