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第一课时)【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刘惠娜【授课时间】 2012年12月11日【学习目标】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识记产业转移的分类。2.理解并识记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方法】 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实例法等【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新】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际背景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求新的出路。(产业转移)设问:为什么珠江三角洲能够成为发达国家选择的转移对象地区?2.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列出重要的
2、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科技、土地(土地价格)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这些区位因素在发展变化。【呈现学习目标】一、产业转移的概念与分类【自主学习】1.产业转移的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的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教师总结】产业转移的概念和产业转移的分类。 近半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读图思考】读图5.7,
3、哪些属于国际产业转移?哪些属于区域产业转移?a.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纺织厂 b.某韩国企业投资的汽车厂c.某香港企业投资的服装厂【学生回答】提问学生1。【教师点评】答案呈现a、b属于国际产业转移。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读图思考】读图5.7,完成教材87页三个思考题。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
4、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教师总结】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高的利润。近半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自主学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因素转移目的地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内部交易成本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地区市场市场广阔的地区【教师讲解】1.劳动力因素(1)在国际
5、范围内流动性很小(2)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不同,成本差异大由于(1)(2)导致企业在空间不断转移,转移到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素质高的地区,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教师补充】劳动力因素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加工、电子装配等)影响最突出的。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实例】富士康工厂国内分布图【读图思考】【学生讨论】学生2回答。【教师点评】P88页思考(2011年段考34题)1.为什么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图中揭示了怎样的产业转移规律?【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呈
6、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移国或地区?【点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4.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么?【点拨】不是。因为一方面是考虑中西部劳动力价格低,另一方面是响应支援中西部的国家政策。【承转】如果仅考虑劳动力因素,那么产业转移是否应直接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区?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自主学习】内部交易成本: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服务行业、生产组织、职工培训、基础设施、办事效率
7、社会环境,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内部交易成本。【趣味漫画】【学生思考】提问学生3.【点拨】漫画说明政府因素对内部交易成本的影响。【教师总结】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所以要向外转移。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结合图5.9)出口加工区(当地提供):高素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办事效率 免税等优惠服务【实例教学】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读图思考】读图5.9完成课本89页思考题。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点拨】优越的区位条件
8、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这些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点拨】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供优惠政策,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3.市场因素【自主学习】企业因为所生产产品的国内市场区域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教师讲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关税等),企业为了避开这些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
9、厂。图5.10 我国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图5.11 我国和部分国家的乘用车普及率(2008年)【读图思考】理解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在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教材89页思考题,学生讨论回答。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点拨】一是整车运输不便,运费高,接近市场可以降低成本;二是避开关税壁垒,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点拨】 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因素 (1)国际经济
10、形势的变化 (2)国家政策的调整 (3)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强调】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课堂小结】本节课为产业转移的第一课时,我们主要学习了产业转移的分类和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现象的解释当中。【板书设计】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 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1. 概念:2. 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概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课堂检测】1.下列产业转移中属于
11、国际产业转移的是(B ) 日本纺织企业在青岛投资建厂 韩国的汽车产业在北京投资建厂 中国海尔电子企业在美国建厂 台湾电脑信息生产企业到东莞建厂 香港服装企业到深圳建厂A. B. C. D.2.20世界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起始国是( A ) (2010年段考) A.日本 B.韩国、新加坡 C.中国的台湾、香港 D.中国3.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2010年段考) A.市场 B.环境状况 C.地价 D.劳动力 4.影响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的主要因素是( C ) (2011年段考) A.劳动力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地价 5
12、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09年段考33题)每小时工人工资国家20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1418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色列2美元以下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度尼西亚 纺织和服装工业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上表判断,美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 墨西哥 (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 捷克 、 匈牙利 (国家)转移。【课后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内部交易成本不太容易理解,我个人认为对于内部交易成本的概念不用做太多解释,只需对教材所列举的内容理解就可以。由于学生的基础差些,很多学生没有求知欲望,所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还有一些欠缺。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