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口语交际——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教学设计
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执教:营口市第九中学 赵晓刚
班级:营口市第九中学 九年二班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小型诗歌诵读、研讨活动,拓展文化视野,培养对诗歌欣赏的兴趣。
2、通过研讨,培养多角度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查找资料、整理知识的能力。
4、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法】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负责创造具体的研讨环境,协调学生的发言,维护秩序,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学法】
学生是本次活动的主体,课前的分工准备,课内的交流发言均以学生为主,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集体参与,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提前一周设计活动计划;
(2)组织小组讨论计划,安排任务;
(3)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每组确定负责人,并向学生提供各项活动设计建议;
(4)准备电脑、投影、录音机等设备,布置教室。
2.学生准备:
(1)复习所学的现代诗歌,要求仔细阅读诗歌,提出问题,做好记录,广泛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
(2)依据本组活动方案和个人兴趣,确定研讨重点,写出发言提纲。
分组及研讨内容:
第一小组:组长:吴东昊
组员:孙金良 刘 爽 于钥潼 张上川
赏析诗歌:艾青《我爱这土地》
第二小组:组长:丁冠宇芃
组员:李欣欣 金诗博 秦翊翔 孙煜程
赏析诗歌:叶挺《囚歌》
第三小组:组长:何晓曼
组员:从梦飞 李文骏 何 东 孙妍凤
赏析诗歌:余光中《乡愁》
第四小组:组长:张 琪
组员:曲洺昊 臧仕骏 郑通宙 朱海龙
赏析诗歌:汪国真《热爱生命》
组别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组长
吴东昊
丁冠宇芃
何晓曼
张 琪
组员
孙金良 刘 爽
于钥潼 张上川
李欣欣 金诗博
秦翊翔 孙煜程
从梦飞 李文骏
何 东 孙妍凤
曲洺昊 臧仕骏
郑通宙 朱海龙
赏析诗歌
艾青《我爱这土地》
叶挺《囚歌》
余光中《乡愁》
汪国真《热爱生命》
二、活动过程
1.导入
引出活动主题: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2.现代诗歌鉴赏
(1)第二小组
配乐朗诵:《囚歌》
朗诵:金诗博、秦翊翔
简要点评、指导。
赏析:代表发言(李欣欣)。
补充:陈然烈士的《我的自白书》
(2)第一小组
配乐朗诵:《我爱这土地》
朗诵:吴东昊
简要点评、指导。
赏析:代表发言(孙金良)。
补充:介绍艾青。
(3)第三小组
配乐朗诵:《乡愁》
朗诵:何晓曼
简要点评、指导。
赏析:代表发言(李文骏)。
补充:《乡愁四韵》《民歌》《当我死时》……
(4)第四小组
配乐朗诵:《热爱生命》
朗诵:臧仕骏
简要点评、指导。
赏析:代表发言(张琪)。
补充:《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3.教师结束语:
同学们,冰心先生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现代的经典诗歌就这样充满情和爱的艺术精品。
通过活动,我们学到了知识,点燃起了学习、欣赏诗歌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中锻炼了自己动手查找、筛选、处理、运用资料的研究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学会了辩证地,多元化地看问题,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希望大家从现代诗歌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优秀作品中吸取前进的力量,为创造诗情画意般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三、课后朗读:《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汪国真)
【教学探讨】
组织好这次活动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步入现代诗歌这一瑰丽的殿堂,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满腔热情地去完成。
当然,老师还要推介优秀的诗人佳作,教会他们鉴赏诗歌的方法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