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行路难》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2、体会诗人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3、通过学习,可以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诗,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目标1、2
三 教学难点
目标3
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朗读法。
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在讲授新课之前,请同学们看一眼大屏幕上的图片(展示图片),通过这个图片你看出了什么?
不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古以来,我们国家不缺少喜欢饮酒的诗人,其中有一位,他走在在理想的极顶与现实的蜀道上翻山越岭,他将自己走成了大唐诗歌的一道脊梁,然后直步浪漫主义巅峰。余光中先生曾给予他高度的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古体诗《行路难》。
(二) 背景资料:
1,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李白诗歌(白板展示)
2,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它们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白板展示)
(三) 走进文本:
1解决疑难字词:
(1) 注意字音:金樽 zūn 珍羞 xiū 投箸 zhù 歧 qí 路
(2)通假字:羞 直
2配乐诗朗诵
师示范,生比赛朗读。
(四) 走近作者
同学们,俗话说,读诗就是读人,让学生结合创作背景,体会李白的心情。
1男女同学自己找问题,互相提问解决,老师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思考:这句当中的“冰塞川”“雪满山”应如何理解?
师言:1这里实际上是比喻的修辞,用“冰塞川”“雪满山”喻指作者人生旅途中的重重阻力。抒写了作者在长安城历经仕途险恶的深切体会,想有所作却事与愿违,有志的理想和现实难伸的矛盾。体现出作者的痛苦心情。
2警句的作用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向?学生举手回答。
师言:这句诗充满着作者冲破黑暗追求光明的积极乐观的精神,相信自己最终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诗人借用古人言论表明自己的理想,这句也常被后人作为座右铭,作为在困境中激励自己努力进取的力量。
(五) 诗歌层次
白板展示。
(六) 课堂总结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前路坎坷,但是挫折过后更显坚定,人生亦是如是,相信学过这首诗歌,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如何追求理想,如何面对挫折,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其他的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