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步云桥镇中学 王文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文言文词义特殊现象。
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理解文言词义的特殊现象
1、 字词释义(解释加点的词)
亭亭净植( ) 不蔓不枝( ) ( )
水陆草木之花( )
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莲之爱( )
板书:
古今异义:植(古:竖立,今:种植)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蔓:长枝蔓
一词多义:之
2、重点语句翻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板书:译(直译) 补(补充省略成份)调(调整语序)
二、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找出作者对莲赞美的句子
2、学生完成练习,初步感知托物言志
出淤泥而不染 内心通达行为方正
君子
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莲
中通外直 自然不显媚态
不蔓不枝 自尊自爱
香远益清 不攀附权贵
亭亭净植 美名远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独立高洁
借莲花的特性来(外形、生长环境)表达和歌颂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君子的气节
3、 明确托物言志手法的含义
托物言志
使描绘更加生动,说理更加形象,使文章立意更加深刻
4、 理解衬托手法
正衬和反衬
三、感悟课文主旨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心中那朵美丽的花是那一朵呢
2、你接触的古今文人志士中谁又是你心中的君子,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