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自强少年始 教学设计同心县下马关中学 靳正鹏【教材分析】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要求自立、自强。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告别依赖、走向自强是人生的必然,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本框题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的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本框主要分析了什么是自强、自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指出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为下一框少年能自强介绍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作了铺垫,也为帮助学生树立自强品质、尝试做自强少年作了铺垫。、教学
2、目标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3)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感受、讨论、分析和总结归纳,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强的生活态度,为将来走向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3)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自强的含义及其精神表现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
3、解有一定的难度,易产生疑惑。(2)自强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本框的难点。确定为难点的依据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是否自强不息,讲清自强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培养自强品质的愿望,引导学生作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进而产生要主动探究、培养自强品质方法的强烈愿望,也由此为第二框的内容教学作了铺垫。【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现代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与发展,才能成功。七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使得他们身上自立自强精神非常缺乏,有的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少数学生遭遇到家庭变化、学习上的挫折之后,无法正确面对,易产生自弃心
4、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3)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感受、讨论、分析和总结归纳,使学生初步形成自强的生活态度,为将来走向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3)明确自强要从少年始。【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 自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教学难点】自强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5、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艺术欣赏。【课时安排】 课时【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艺术欣赏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出示小故事非洲大草原羚羊的故事提问: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今天让我们共同探究人生自强少年始。(多媒体显示课题)学习新课多媒体显示材料:学生阅读教材47页“小涛的故事”并思考问题:面对痛苦,为什么小涛还能在各方面取得那么大成绩,靠的是什么?生:因为小涛顽强、积极向上、自强-师:顽强努力、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等。这一切说明小涛身上有自
6、强的精神。引 出: 自强的含义-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活动一: 多媒体显示材料:欣赏舞蹈:千手观音提问:从这些人中你看到了什么?生:自强不息活动二:多媒体显示材料:填表格:写写自已、同学和家人有哪些自强的表现? 引 出: 自强精神的表现:(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2)自尊自爱,不卑不亢;(3)勇于开拓,积极进取;(4)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自强的作用: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活动三:(链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多媒体显示材料:人物
7、屈原、戚继光、詹天佑、林则徐引 出: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多煤体显示图片-著名石油大王哈默由一贫如洗走向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总结:有骨气、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等自强品质,是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显示材料:阅读教材50页“云雀的故事”,并思考: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引出:不能自弃,要自强。自弃: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一事
8、无成。自强与自弃的关系: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只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活动四:讨论同学们,期中考试即将来临,你准备做一个自强的人呢,还是做一个自弃的人?怎样才能做一个自强的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请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总结:自强者胜,自弃者败。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同学们都要做自强的人。总结扩展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作用。自强是进取的动力,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我们要自强,不要自弃。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刚刚踏上人生的征途。为了祖国,为了家庭
9、为了自己,一定要像雄鹰那样,展翅飞翔!教师寄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插入资源:男儿当自强音乐伴凑) 三、板书设计人生自强少年始 自强 志存高远,积极进取 成功 自弃 不愿吃苦,不愿奋斗 一事无成布置作业:我们中学生怎样才能做一个自强的人?教学反思:(一)主要成功之处1、成功导入。通过非洲奥兰治河羚羊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悟,从而导入新课,达成了教学目标,从整节课的设计来看,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2、通过情境教学、探究活动、艺术欣赏等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自强的含义和意义,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3、过程和谐流畅。和谐的教学氛围、平等的教学环境、热情的鼓励、温暖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4、老师寄语:通过让学生整体朗读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片段,伴随男儿当自强音乐,升华学生的思想感情。(二)存在的问题1、多媒体的灵活运用水平有待提高。2、课堂总结方面,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