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学校: 昌乐外国语学校
姓名: 吕 继 芹
学科: 小学一年级数学
手机: 13475692462
联系地址:山东省昌乐县昌乐外国语学校
电子邮件: ljq11111115@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案设计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 学科: 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准备:小棒 计数器
二、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的方法。
2.经历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
3.体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 教材分析
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一幅赶海的情境,借助小朋友在沙滩上捉螃蟹、捉小虾等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只虾”,学生摆小棒、操作学具等引起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计算方法的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计数器
四、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采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有关知识。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进行常规教育。
在上课前,我们先听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赶海的小姑娘》。【百度视频搜索】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百度网页搜索】
汇报:谁来说说你提了个什么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2)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教师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课件出示:【百度网页搜索】
1.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把算式写在你的本子上。
师:有的同学已经算出来了,算出来的用小棒或计算器帮忙验证一下算的对不对,没算出来的同学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算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先算20+10=30, 6+2=8,再算30+8=38(小结:先把两个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
(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3)先算26+2=28,再算28+10=38 (总结:先把12分成10和2, 再计算。)
(4)摆小棒:上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下边摆1捆零2就是12, 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请摆小棒的同学把小棒展示在黑板上)
(5)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请学生边说边拨)
(6)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 答案是38(让学生边说教师边写,要强调列竖式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没有用竖式计算的,教师要讲解:还有一种计算方法,那就是竖式,竖式怎么写呢?咱们看一下小棒是怎么摆的。引导学生得出: 先写第一个加数26,再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写的时候注意:个位冲着个位上的数字写,十位冲着十位上的数字写。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怎样计算呢?(生:6+2=8,20+10=30。)对了,计算时要把两个一位数加起来,写在个位上。两个整十数加起来,写在十位上。概括起来就是“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注意:竖式计算时要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3.巩固:
(1)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 请小朋友们用竖式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课件【百度网页搜索】
(2)展示:(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竖式进行展示:正确的、有问题的,并及时评价)
再次总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点题并板书:竖式又叫笔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师:你会笔算了吗?老师这儿还有几道题,(课件【百度网页搜索】
我会笔算了 72+15= 23+42= 6+33=)
教师追问:笔算就是什么?(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还有呢?(从个位算起)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竖式进行展示:正确的、有问题的,并及时评价)
再次总结竖式计算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同学们真不简单,学会了用笔算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现在我们休息一下。
休息——课中操,教师领做。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师:赶海的小朋友在海边玩够了,就提着小桶回家了。可是在喝水的时候发现茶杯的盖都放乱了,你能帮这些茶杯找回自己的盖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65页自主练习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 (让学生展示,并有选择的让学生表达计算过程。)
师:在找茶杯盖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这个茶杯盖找一个茶杯吗?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得数是57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练习量,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说出: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时应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五、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26+12=38(只)
十个
位位
2 6
+ 1 2
3 8
六、 教学反思
讲了《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后,整节课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笔算加法,难点是算法多样化。针对这种情况我知道了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
在情景导入方面,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从课本的情景图里面,让学生找找有哪些数字信息。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可以图形中提取重要的信息,直截了当。一听到数字信息,学生们都打起十二分精神,忙着找起来。不到一会儿,就已经有很多学生举手,效果非常好。
在这一课的重点、难点上面,是让学生学会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我采用的是在事准备的摆小木棒的图贴在黑板上。让他们更形象接受加法。学生有生以来第一次列竖式,这对他们来说很新鲜。我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趁机培养他们养成工整、规范的书写习惯。宁可少做一点,做慢一点,也要书写规范,一旦学生养成了认真书写的习惯,以后再列竖式就很规范了,这将使他们受益无穷。
七、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昌乐外国语学校 姓名: 吕继芹
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 13475692462 电子邮件:ljq11111115@
通讯地址: 262400 山东省昌乐县昌乐外国语学校
个人简介:
吕继芹,1978年出生,1998年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执教小学数学,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县级骨干教师,多次参加县市级的培训。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还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我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地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