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班礼仪教育活动《需要帮助的人》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礼仪教育活动《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活动是大班礼仪教材中的第7个主题活动。《需要帮助的人》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密不可分,学会帮助弱势群体,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良好的礼仪习 惯。
一,说教材
1,幼儿现状分析及活动背景:根据我们大班的幼儿年龄还是有些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的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他们更看到直观,真实存在的东西,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探索从中的事物特征。
2,教材内容分析:《需要帮助的人》这个主题是幼儿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件事情。所以我选择这个活动,让幼儿正确的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的过程。之所以选择它,因为我发现幼儿年龄小,他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能需要我们的帮助,而且孩子们也很感兴趣去学习一个正确的方式。
二,说目标
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贯穿于一个教育活动中的始终,对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根据我们的礼仪课程和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们确立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幼儿愿意并且学会帮助弱势群体。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说重点和难点
这个活动是礼仪活动,其中叁逃了语言领域和健康领域,社会领域等方面的内容,但活动还是礼仪教育为主。通过教师的情景表演和短片让幼儿清楚的知道看怎么样的人去帮助?怎么样帮助?帮助时应该说什么?帮助后说什么?帮助以后有什么感受?这些细节的问题是这个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准备书,DVD播放,挂图,手绢,眼镜,图片。
五,说教,学法
1,情景演示法
通过一开始的情景表演,让幼儿正确了解,《需要帮助的人》整个过程。
把幼儿的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本堂课中,结合教师的转换变成幼儿的亲身体验,这样可以使幼儿有很深记忆,并且掌握方式。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得到。
2,演示示范法
表演观看后,让幼儿自己表演《需要帮助的人》的过程。
学法:让幼儿通过自己演示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了解如何《需要帮助的人》的先后顺序。
六,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唱歌,跳舞 (3分钟)
导入:DVD播放,仔细观看图片,引出活动主题《需要帮助的人》。(5分钟)
(二)基础部分(15-20分钟)
1,观看DVD短片,想一想!问题,〈1〉,短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帮助别人?〈2〉,需要帮助的人高兴吗?说什么?〈3〉,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做的呢?
2,通过回答问题让幼儿感受到怎样帮助别人。
3,教师小结。
4,〈1〉.幼儿观看短片中的礼仪三字经,仔细聆听两遍。
〈2〉.教师一句一句教读,孩子跟着说一句一句点读。
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动作在读一遍。
(三)结束部分(5分钟)
集体朗诵礼仪三字经。
阿米娜
大二班
2013.12.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