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走进孩子的心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四3班教育个案
小武基小学 张春梅
案例背景:
这两天,我发现一个小男孩与平日不一样。平日里大大咧咧,说说笑笑,与同学愉快相处的乐观小男孩不见了。换来的确是自己默默地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上课时也若有所想的样子,经常走神,需要老师提醒几次。写课堂作业的时候,偶尔还能听见他的几声叹息。我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
案例分析:
看到他这种情况,我想他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麻烦。并且是让孩子比较头疼,并且以他自己的能力是无法解决的。教师在孩子眼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对老师是一种崇拜之情。但不是朋友,遇到了问题不会去主动打开心扉。一般来说,如果孩子要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应该会和父母说。但是看他一直愁眉苦脸,估计没有向家长寻求帮助。据我了解,他的家长对他平时的要求比较严格,不容许他犯任何的错误。他不敢向父母说起,那应该是犯了什么错误。
问题的解决:
我一边思索着打开孩子心结的方式,一边为同学们评改周记。四年级一开学,我就为同学们留了一项新任务,就是写周记。没有任何字数、格式的限制。只要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我都会在周记下为同学们作出批注。
今天,我又留了一篇日记,并提出了一项新要求:可以把你的心事写在周记里。无论是开心的事,还是伤心事都可以写一写。我说的时候,注意到这个孩子的表情,他咬着嘴唇,努力地点点头。我心中暗喜,利用周记,他应该能写出自己的心里事。
第二天,收上来众多日记,我翻开这个小男孩的日记一看,马上明白了他情绪低落的原因。原来是他有有一项作业没有完成,老师找到他妈妈谈作业的事情,妈妈回家批评了他。在日记中孩子很委屈,因为孩子不是故意不写作业的。于是我在评语中建议他养成记录每天作业的好习惯。帮孩子打开了心结。
在这之后,这个孩子每次有烦心事的时候都会写在日记或者周记中,每一次,我都会与他交流、沟通。渐渐地打开了孩子的心结。走进了孩子的心中。
反思:
用周记与日记的形式与孩子沟通,是一个好方法。通过阅读孩子的日记与周记。能够洞察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帮祝孩子解决。当然,有些问题仅仅靠老师的开导与引导是不够的。有些事情还需要与家长沟通。如果沟通不到位,家长与老师没有配合好,这种教育孩子的效果就不明显了。比如,有一次,孩子通过日记向我道出了自己的苦恼,我先安慰孩子,建议他让家长听听自己的心声,又给家长发了个飞信,提前告知家长孩子犯了个小错误,不敢向家长承认,如果孩子承认了,我们应该肯定孩子的诚实。可是,当孩子勇敢地承认错误时,家长没有正视与肯定孩子知错就该的好品质,而是一句“没想到你还会向老师求助了!”一笑了之。
所以,今后在这方面工作中,自己有什么措施,一定要通过打电话或者面谈的方式,使家长真正明白自己的教育意图,从德育方面正确给予孩子恰当的教育方式,帮孩子解决心中的困惑与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