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之——合作小组的建设
兴文县香山民族初级中学校
研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二、学校发展形势严峻的应对之策:香山中学目前是川南最大规模的初级中学,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成为本县名校,然而,本县即将引进私立学校,创立民工子弟校,二中也准备招收初中班,在这样的形势下,香中只有靠质量求发展,通过建设合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创建高效课堂。
研修中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一、边远山区的孩子们,局限于经济条件,获取信息的渠道少,导致知识储备量少。
二、学校班额大,每班至少近六十人,多则有八十五人。
研修实施计划:
一、学校成立合作小组建设领导组。(已完成)
二、派七年级教师到古蔺佛陶中学、成都龙泉七中等等学校考察学习。(已完成)
三、七年级选班实践,摸索建组经验。(已完成)
四、实践合作小组建设的班级教师对七年级全体教师和八九年级教研人员进行建组培训。(已完成)
五、七年级全体班级本学期(2014年秋期)全面铺开,人人参与,并进行验收。号召八九年级班级、学科主动参与。全校力争下一学年全面实现合作学习。
附合作小组建设方案: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科学组建合作组,是创建好小组合作学习的硬环境。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综合考试成绩能力为主、日常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基本均等的不同的若干合作小组。
(一)小组划分的原则
1、坚持均衡与公平
2、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3、学生性格要互补
4、学生间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5、可以尊重学生意愿
6、阶段性适时调整(对动态管理)
7、每个小组保留一个组织能力优秀的成员
(二)具体的分组方法
1、科学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成绩为主线,异质为辅的办法,先将学生分成A、B、C三类次:A类我们为特优生,B类为优生,C类待优生,为下一步分组和小组座位安排做好准备。
2、小组的分组方法
班主任教师全面把控。以每班54人为例:每组6人为标准,每组都含有相同数量和层次的学生。小组的人数尽量是偶数,因为小组学习的基础是合作,合作学习的最好体现是“一帮一”,结成“学习对子”。当然也可以是“一帮二”,但是效果不如“一帮一”理想。
(三)小组成员的座位安排
小组合作学习的座位安排要和班级管理、班级实际情况和有利于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和帮扶。在香山民族初级中学校的各方面情况综合下,6人的合作小组采用排座式,一排三人,前后两排为6人,课堂合作学习时,在固定的提示下,小组前一排三人向后转,与后三人形成讨论圈子,教师讲解时面向黑板也方便。其中前后2人为“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这样有利于合作学习、交流。
讲台
7组
6组
1组
C
A
B
B
A
C
C
A
B
B
A 1
C
C
A
B
B
A
C
8组
5组
2组
B
A
C
C
A
B
B
A
C
C
A
B
B
A
C
C
A
B
9组
4组
3组
C
A
B
B
A
C
C
A
B
B
A
C
C
A
B
B
A
C
(四)小组基本机构设置和相关职能培训
1、小组设组长和常务组长各一名
2、合作小组组长和常务组长的选拔:
选拔条件:
(1)、学习成绩要优秀
(2)、自身标准要求高和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3)、相同条件下最好选性格外向
选拔办法:教师指定、毛遂自荐、组员民主推选
3、小组组长和常务组长的职能培训(年级组和班主任定期)
组长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流程、课堂目标、小组任务分解、成员间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如何指导学习、如何评价、管理组员。其中重点培养组长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
常务组长培养其在组长不在时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组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结果的统计,对小组内非合作学习的任务的安排处理能力等,将更多的协助好小组长的工作,把小组长从小组琐事中解脱出来,让组长真正解放出来思考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等方面的事来!主要由班主任来完成。
4、小组设学科组长,由组员分别担任,做到人人都有事做 。学科组长的培训多数由班主任、组长、科任教师来完成。其培训职能涉及的内容有:如何进行作业的收交,组员间知识点的记忆督促,预习作业和课前准备的检查,小组组员的课堂合作学习积分的记录,以及科任老师的一些常规工作等。
5、合作小组组员的培训
(1)、明确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基本职责。
(2)、培训小组成员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3)、培养成员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4)、培养小组成员展示的基本方式方法,培训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用语规范。
(5)、尤其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观点方面的合作学习规范和多个问题的分工处理方面的合作学习。
6、班干部和科代表的培训
科代表是真正课堂上连接小组合作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合格的科代表要积极主动的联系科任老师,领受课堂小组的学习任务,分派到各合作合作小组,科任交由学习组长进行分工,再分解学习任务,科代表协助老师完成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情况和积分汇总,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记录。而这些都要逐一的进行指导和培训。
班干部,各司其职的同时需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估汇总,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和积分进行操行折算。评选出星级组员、星级合作小组等。
总之培养好班干部和科代表这些帮手,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将得以再进一步解放
二、合作小组的文化建设
小组组建好后,需要适合有自己小组发展的准则,需要有自己小组的名称,需要有激励自己小组的口号,甚至包括组歌。这看似不起眼的,不受关注的文化建设也许会让小组的成员变得更有修养,更具竞争力,让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认清小组文化的呈现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所谓的有形文化指:值日本、组规、组徽、组牌、组训、小组展示涉及的区域、工具等。而无形文化是小组在长时间的磨合中形成的一种因认识提高而形成的文化。它包括:小组的目标,小组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
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确定组长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确定组名、小组公约、小组口号誓言等。
(2)培养小组做到坚持每日反思。
(3)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小组长对任务进行合理分工
(4)教师要约谈情况特殊的小组,并做好必要的精神文化辅导。
(5)星级最高的小组向其他组进行必要的经验交流。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展示
由于学科差异,建议由各学科组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制定规定的课堂展示环节和要求。
(一)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要求:
一个核心:面向全体同学
两个保证: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保证,小组交流是全班汇报交流的保证
三种形式:帮扶同伴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四个策略:一个声音的策略;两分钟时间策略;3分争夺策略;质疑补充策略。
(二)学生学习环节要求:
1、认真开展好小组内的预习检查和课前准备:学习方式不定、评价方式不定(各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统一标准)。
2、积极开展好独学、对学和群学:方式不定、评价方式不定(各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统一标准)。
3、学生主动组织合作探究和课堂展示方面:根据其释疑和探究的难易程度,提出合作探究问题的深度,由各学科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制定统一标准。
4、小组长要利用好时间对小组当堂合作学习进行好总结。科任组长对优秀成员要进行记载,积分进行统计记录,并进行及时汇总。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用语规范
1、小组合作学习礼貌用语
2、多使用“我们”而不是“我”。
3、其他合作常用语言。
总之,具体学科具体操作,要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组间竞争的优势载体,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教学成效的提升。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必然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并使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要真正让各个小组进行充分有效的合作学习,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评比制度,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因此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原则
(1)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
(2)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对学生个体和小组评价,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小组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
(4)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意从以教师评价为主向以自我评价为主逐步过渡,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办法。
(5)将个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和学生的操行德育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能更为积极有效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实施办法
1、课堂评价 :以教师评价为依据,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积分考核最高分为3分设置,每堂课黑板积分展示区域展示的积分为本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2、课外评价:课前准备:、作业、知识积累、常规方面等设置相应的评分细则.(各班根据自己班级情况制定)
3、总体评价:课堂积分,每节课后由学科科代表和常务组长共同记录分数,(科代表记录各小组课堂积分,组长记录本组积分,同时细致记录本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发言展示同学的积分)。每天由值周班委记录各小组总积分,小组总积分就是对小组的总体评价。于本周统计公布,全体同学监督。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奖励细则
建议学校年级组对合作合作小组和个人的定性评价采用每月星级制(班级推荐)。小组及组员积分由本组成员共同设计出板报张贴在小组黑板上。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注重分数的量化评价,班级将每周公布小组和个人的分数,具体由值周班委、科代表、常务组长三方每周负进行小组积分汇总,评出班级星级小组和星级学生,并及时公布在班级展示榜上,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这些积分和星级评定将是进行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进步显著奖等评选活动的依据。对个人评价充分发扬小组评价的优势,尤其是除学业之外的评价。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同时又不能放弃组间竞争。使每一位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由个人目标的达成促进小组团体目标的达成。
2014年秋期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