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是最弱小的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肖红英
单位
衡阳市蒸湘区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我是最弱小的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课讲的是前苏联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岁的萨沙。一家人在森林的空地上聊天、看书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托利亚把雨衣拿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幼小的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读完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到亲人间无微不至的关爱,并对小萨沙的自信和保护弱者的举动产生由衷的赞叹。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时间的学习,二年级孩子识字量大大增加,但对句子的理解还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强化训练,才能更好地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走进文本,内化文本,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情感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不甘为弱者,主动保护弱者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引领孩子抓住描写蔷薇花的两个句子以及妈妈和萨沙的三次对话来体会人物的情与爱。
2、体会萨沙的三次发问,引起情感的共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走进萨沙的心灵,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获得启迪与熏陶,产生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课文补白,鼓励个性化朗读,启发激励,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聊天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8课《我是最弱小的吗》。(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谁愿意来做萨沙,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2、由“弱小”这个词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小草、小花、小狗……)
3、你觉得文中谁是弱小的?(蔷薇最弱小,萨沙最弱小)为什么?
4、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文插图。)
课文主要讲了:夏天的一个( ),萨沙一家人到( )去玩儿。( )用雨衣为( )遮雨的故事。(教给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1、指名学生交流回答。
2、齐读课题。
3、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读课题。
4、学生交流由“弱小”联想到的事物。
5、学生快速自由默读课文,不发出声音。
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直接引入新课,通过假设法朗读课题,拉近了学生与萨沙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
二、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一)1、图文结合,感受野蔷薇的“美”与“弱”。
过渡:孩子们的表现很棒,为了奖励大家,老师想带大家去欣赏一张图片。
1、出示野蔷薇图片,问:这是一朵怎样的野蔷薇呢?请孩子们睁大眼睛看一看,闭上眼用鼻子闻一闻,再用心感受一下。(美丽的、娇艳的、粉红色的……)
2、课文中也有对野蔷薇的具体描写,请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用“——”划出描写野蔷薇的句子。(提醒学生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学生汇报交流:
出示:(1)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野蔷薇的美?“娇艳”是什么意思?(柔嫩艳丽,鲜艳夺目,美丽可爱)这么美的蔷薇花,你们想不想也美美地读一读?
被铃兰花和绿叶映衬的野蔷薇是多么美丽,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下起了一场雨,这是一场怎样的雨?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轰隆隆、哗哗哗)(出示雷声和雨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书。
过渡:雨中的蔷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2)大雨已经打掉了蔷薇花的两片花瓣,花儿无力地低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纤弱。
齐读,读着这句话,你觉得现在的野蔷薇怎样了?指读,“无力地低垂着头”用表演的方式理解词语并换个说法(无精打采)。谁还能给“纤弱”找一个近义词(柔弱)好像在风雨的吹打下就会折断。让我们把这种感觉放进句子中,好好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雨水打在花瓣上,多像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啊!风雨中的蔷薇花是那样无力可怜。(出示雨中的蔷薇花图片)
此时,我仿佛听见蔷薇花在说,说什么呢?……听到蔷薇花的求助,你会怎么做?
过渡:是啊,孩子们,面对这样娇嫩纤弱的野蔷薇,我们每个人都深感同情,那萨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孩子们把第7自然段描写萨沙动作的句子划上“~~~”
3、出示句子:萨沙朝野蔷薇花走去……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罩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1)师范读,问:你体会到什么?(爱护、关心蔷薇花、关心弱小)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萨沙对蔷薇花的关心的呢?(掀起、轻轻地)(课件标记)
⑵萨沙把雨衣罩在风雨中的蔷薇花上,他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请大家用心体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读这句话。
(二)、精读体会,萨沙是最弱小的吗?
1、分角色朗读,学习2~6自然段,体验情感移植。
⑴倾盆大雨中不仅有娇嫩纤弱的蔷薇花,还有萨沙一家人,他们只有一件雨衣,他们会把雨衣给谁穿呢?(出示课文插图)
请同学们看着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萨沙的哥哥和妈妈在大雨中会怎样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指名说。相机板书:托利亚→妈妈→
⑵托利亚为何要把雨衣给妈妈,我来采访一下。
⑶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给萨沙呢?(用文中的话回答: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⑷可是萨沙对哥哥、妈妈的行为感到不理解 (出示前两次对话,体会语气的不同。)
⑸当妈妈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萨沙会怎么想?
⑹尽管萨沙不甘心,可妈妈却说—(出示妈妈说的句子,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并比较两个句子表达效果)在妈妈的眼中,萨沙是最弱小的人。可是萨沙甘心做这个最弱小的人吗?那么萨沙是怎么做的呢?
⑺萨沙自觉地保护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此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⑻当萨沙保护了蔷薇之后,他再次问了妈妈什么?(出示第三次对话)萨沙的语气里除了充满了自豪,还有别的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自信、自强、自豪地读萨沙最后问妈妈的话。
⑼萨沙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当当妈妈,也来赞一赞这个可爱又可敬的小男孩吧!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⑽指名学生再次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去掉提示语)
1、学生交流说一说眼中的蔷薇花。
2、学生边读课文边用横线划出描写野蔷薇花的句子,师巡视。
3、指名回答描写雨前蔷薇花的句子。
4、理解“娇艳”的意思,想象花朵刚开放的样子。
5、指名两位学生朗读。
6、全班齐读这个句子。注意要读出花儿的美丽迷人,读出你们对花的喜爱之情。
7、学生交流:这是一场怎样的雨?
8、学生找出雨中蔷薇花的句子。
9、女生齐读描写雨中蔷薇花的句子。读后小组交流自己的心情,并说说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10、学生理解娇嫩纤弱的意思。
11、指名读雨中蔷薇花的句子,感受花儿的无助和弱小。教师引读,男生齐读这一句子。
12、学生找出描写萨沙动作的句子,并划上波浪线。
13、学生交流萨沙的动作,并体会萨沙对蔷薇花的爱护关心。
14、学生带着表情朗读这个句子。
15、学生明确交流:托利亚赶忙从背包里拿出雨衣给了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萨沙穿上。
16、学生交流:托利亚为何要把雨衣给妈妈?
17、全班交流:妈妈为什么要把雨衣给萨沙呢?
18、请同学们用波浪线画出萨沙说的三句话。
19、学生读萨沙第一次问的句子,应该以怎样的语句读?
20、学生读萨沙第二次问的句子,要读出什么语气?不仅仅是疑问的语气,要读出萨沙的不甘心,不服气。
18、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妈妈说的话。
19、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20、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妈妈的意思是,你谁也保护不了,你就是最最弱小的了!但其实还隐含了一个深层的意思:但如果你能保护别人或其他事物,你就不是最弱小的了!
21、师生配合读萨沙与妈妈的前两次对话,同桌配合读.
22、学生找出萨沙保护蔷薇花的句子。体会此时萨沙的心情。(自信自豪)
23、学生用自信自豪的语气读萨沙的第三个问句。
24、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25、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26、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
“娇艳、娇嫩纤弱”这两个词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在教学时,让学生读文、想象看图,可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反复品读,更易读出对花的喜爱与怜爱之情.更易理解萨沙的行为。
通过找关键词“轰隆隆”“哗哗哗”体会雨下得急,又下得大,从而引发学生去感受雷雨中蔷薇花的娇嫩纤弱。
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通过上下文理解萨沙对蔷薇花的关心。
出示萨沙的两个问句指导朗读,感悟萨沙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去读,读出不同语气,使萨沙与家人的情感在学生的读中发生共振。
通过句式的变换,更好地理解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萨沙在保护弱小者后的自豪与喜悦。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引导学生感悟萨沙的内心情绪变化,引起共鸣。
三、总结课文,回归文本
1、小结:在大雨来临时,萨沙一家通过互让雨衣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和物,他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更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课件出示: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保护弱小)只要能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就是生活的强者!当然,生活中不只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关爱,我们应该要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或物。
2、问:孩子们,那么你保护过比你更弱小的吗?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背景音乐)
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 )。
3、我听出来了,你们都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们都是一个个有爱心的、勇敢的孩子,现在,让我们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在《爱的奉献》背景音乐中学生交流保护弱小的人或物。
走进萨沙的心灵,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获得启迪与熏陶,产生保护弱小的意识。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培养学生不甘为弱者,主动保护弱者的美好情感。
最后通过学生自豪地说:“我不是最弱小的!”激起学生甘为强者,保护弱小的强烈愿望。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2、积累词语。3、完成课后练习题。4、将文中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板
书
设
计
28 我是最弱小的吗
让雨衣:托利亚 → 妈妈 → 萨沙 → 野蔷薇
保护弱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