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7课导学案.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407473 上传时间:2025-03-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7课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莒县导学案七下第7课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班级   小组   姓名 【目标导学】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对赵州桥与颐和园玉带桥等的对比,雕版印刷术与手抄笔录的对比,学会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对唐诗进行赏析,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3.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几课学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取士、“和同为一家”“唐人街”等内容,这些都是唐朝繁盛的表现。然而大唐繁荣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上,隋唐文化也以其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胸怀达到了封建文化的顶峰,形成了对中国乃至世界深具影响的隋唐文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其中的科技和文化两个部分。 【学习导航】 一、自主学习 且学且思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___朝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______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都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_____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经有_________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 2.唐朝印制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____________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____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今天,我们能看到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_____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诗,既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_______”。 3.杜甫生活在唐朝由胜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年代,被后人称之为“______”。他的“_______”“________”就是史诗里不朽的篇章。他的诗,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______”。 4.白居易生活在_______,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类诗的代表作。 1.隋唐建筑有什么特点? 2.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巧妙之处? 3.唐朝哪三位诗人的成就最突出?他们的诗歌风格有什么不同? 二、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1.赵州桥入选中国世界记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桥的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可以加大泄水面积,又可以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可以减轻桥身重量和对桥基的压力。桥两侧栏杆上雕刻者龙形花纹,龙的姿态活泼,若飞若动。 (1)赵州桥有着如此高的历史地位,你知道它有着怎样的建筑特点? (2)材料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赵州桥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的原因。 2. 材料一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 材料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 材料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材料四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白居易称李白和杜甫的诗说:“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 (1)李白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试再列举一例。 (2)材料二体现了杜甫怎样的高尚情操?对我们有何启示? (3)结合材料三说明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特点? (4)材料四中韩愈和白居易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学习拓展】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整合反思】(构建知识网,写写自己不容易掌握的知识) 【达标训练】 1.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A.司母戊鼎 B.地动仪 C.赵州桥 D.指南针 2.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中,“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 3.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下面诗句体现唐朝文学主要成就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对哪位古代著名诗人的评价?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清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