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401102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课教案 秦皇岛市第七中学 郭晓梅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学常识及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并学以致用; 2、 准确熟练的翻译重点语句; 3、 熟练背诵准确默写全文; 4、 掌握课文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意义; 2、 正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 1、 掌握文言文复习的规律,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2、 突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用课内已学知识解决课外文言阅读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热身:全体背诵《送东阳马生序》全文。 二、 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送东阳马生序》。请大家看大屏幕,齐读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板块一:基础知识。 1、 自主学习(一) (1)、默读课文 (2)、利用两分钟的时间熟记作家作品,文学常识。 (3)、检测内容(幻灯片):宋濂:字 ,号 , ____文学家。与 、 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 ”,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学士文集》。 这篇 ,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问师的种种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 2、 自主学习(二) (1)、速读课文 (2)、请用三分钟的时间积累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现象。 (3)、检测内容(幻灯片):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3、不敢稍逾约( ) 4、益慕圣贤之道( ) 5、尝趋百里外( ) 6、援疑质理( ) 7、俟其欣悦( ) 8、以衾以覆( ) 9、寓逆旅 ( ) 10.右备容臭( ) 11、烨然若神人( ) 12、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着) 14、走送之 (古:跑;今:指“行走”)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古:快走 ,跑;今:指趋向) 16、滕人持汤沃灌 (古:热水;今:指“汁水”) 17、日再食 (古:两次;今:指“又”等) 18、左佩刀,右备容臭 (古:气味,这里指香味;今:难闻的气味) 19、手自笔录 (用笔,名词用作状语) 20、腰白玉之环 (腰佩,名词用作动词) 3、自主学习(三) 请出声的朗读并翻译课文,特别是注意以下情况: (1)、名言警句,揭示主题的中心句; (2)、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等; (3)、含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的句子。 注:以上内容反馈详见幻灯片。 板块二:课文结构梳理与品析。 1、 分段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3、 掌握文章的主旨。 4、 拓展延伸。 板块三:练一练。 1、下列句中划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因得遍观群书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无硕师名人与游 记承天寺夜游 C 、同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 D、久而乃和 政通人和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益慕圣贤之道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假借于藏书之家 C、当余之从师也 D、马之千里者 3.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寓逆旅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听妇前致词 C. ①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东坡右手执卷端 D. ①不敢稍逾约 ②老翁逾墙走 4、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四:中考链接。 (一)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甲文:当余之从师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文: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注:1)义阳:地名。2)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3)累日不爨(cuàn) :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4)实腹:填充肚子。5)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6)犹:仍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4分) (1)负箧曳屣 曳:—— (2)以中有足乐者 以:—— (3) 乃时吞纸以实腹 时:—— (4) 卒成学士 卒:——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嗜学,家贫无资。 3、乙文中朱詹异于常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用原文回答) 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文段中的文言词语。 穿壁:_________________ 主人怪:_________________ 感叹:_________________ 资给以书: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C.以中有足乐者 4.翻译下列句子。 衡乃穿壁引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讲的就是著名的_______(成语)的故事。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人们把它作为_______的典型进行讴歌和褒扬。 五、课后作业: 1、在文科作业本上,整理《送东阳马生序》一课的课堂笔记。 2、选读一篇古人刻苦求学的文言小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