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剪力墙竹胶板散拼大模施工工法
一、前言
剪力墙竹胶板散拼大模施工工艺,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相当广泛。施工技术也已趋于成熟。我公司早期就开始使用此项工艺进行高层剪力墙模板分项的施工,并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该工艺的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并形成工法。
二、工法特点
1、 施工所需材料(竹胶板或胶合板、方木、架管等)比较普及,易于购置。并且此种材料市场已比较成熟,质量较为稳定。
2、 模板成型加工工艺简便,工人易于掌握,操作性和普及性强。
3、 竹胶板散拼大模重量轻、防水、耐磨、耐酸碱、保温性能好、易脱模并可两面使用。
4、 施工过程控制方法简单,质量易于控制。
方案设计
施工技术与安全交底
大模板组拼
施工与技术准备
大模板吊运、安装、加固
报验监理
不合格
验收
合格
大模板校正(“三检”)
5、 竹胶板散拼大模板面比较平整,。浇筑后的混凝土成品效果较好,可达到清水混凝土要求。
三、适用范围
该施工工法适用于所有剪力墙结构高层工程;其工艺同样适用于其他结构形式的多层工程,例如:框架结构等。
四、工艺流程及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流程图见右图
1、方案设计
工程在施工前,根据本工程特点(层高、墙厚、结构布局等),编制大模板设计方案。模板按形式分为直型模、阴阳角模与定型洞口模。直型模用于直型剪力墙部位,在配模设计时要全盘考虑配模方案,尽量选用此结构中的常用尺寸模数,加强模板的通用性,减少“专墙专模”。这样达到节省材料和便于工人施工的效果;同时考虑塔吊的吊运能力。为保证剪力墙阴阳角的方正,在模板组拼中专门根据不同的剪力墙墙厚设计阴阳角膜板,或是在直型模板上带阴阳角膜板。定型洞口模板是根据洞口几何尺寸和墙厚尺寸加工的洞口专用模板。
模板设计方案中要对大模板的内楞间距、外楞间距以及穿墙对拉螺栓间距等进行计算。确保模板在施工中(吊装、安装、混凝土浇筑)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整体性。
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混凝土根据作用于模板的压力,根据测定,随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而增加,但混凝土浇筑高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侧压力就不再增加,此时的侧压力即为新浇混凝土的最大侧压力。采用内部振捣时,新浇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系列两公式进行计算,并取两公式中的较小值:
F=0.22gct0b1b2V1/2
F=gcH
式中 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g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值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200/(T+15)计算。
T-混凝土的温度(0);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b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b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模板对拉螺栓间距与规格计算公式:
P=F·A
式中 P-模板拉杆承受的拉力(N)
F-混凝土的侧压力(N/m2)
A-模板拉杆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A=a×b;
a-模板拉杆的横向间距(m);
b-模板拉杆的纵向间距(m)。
外楞或模板拉杆的最大间距计算(即内钢楞跨度,连续三跨及三跨以上)
按抗弯强度计算内楞的跨度b
b£(10fW/Fa)1/2
按挠度计算内楞的跨度b
b£(150[v]EI/Fa)1/4
注:b值取其两式中的较小值;其中a为内楞间距,计算中可假设其值,进行验算。
2、大模板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在施工前模板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根据模板设计方案对施工操作班组要进行细致的施工技术安全交底。交底内容要求简单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并突出重点。对于强制性要求和质量标准要着重强调,并制定相应奖惩制度。
3、施工技术准备
(1)测量放线
项目部技术室根据施工图纸轴线尺寸关系,测放出剪力墙、洞口位置线和相应的200mm控制线。如图1 测放完成后自检,控制误差<5mm。
图1
(2)施工准备
在施工支设剪力墙模板的工作面(下一层结构板)时,对于剪力墙前下模板底口接触面的混凝土,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标高找平并压水光。以便控制在墙体混凝土浇筑时漏浆烂根。
在模板支设工作面(结构板混凝土)施工时,在每个剪力墙开间内的中间位置,埋设一道间距2m直径F25的钢筋头,露出混凝土面200mm。沿此位置在钢筋头固定一根钢架管,作为支设模板时,模板斜撑和底口横撑的支撑点。如图3
墙柱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在墙筋网片上布置完毕。
4、加工组拼
根据设计方案组拼大模板,内楞间距、外楞间距和穿墙对拉螺栓间距(内外模板螺栓孔相对)根据计算确定。内楞采用100×80mm方木,用圆钉将其和模板固定牢固。先按照设计尺寸将小板对拼成大板,然后沿大板四周固定一圈方木,确保大板设计整体尺寸和组拼后周边一圈的顺直,便于安装和与其他模板组拼。然后再根据设计间距固定内楞方木,对于小板竖向拼缝处,必须设一内楞固定其后。
设计外楞采用F48×3.5钢管,垂直内楞布置。每道外楞采用两个钢管,并用模板拉杆和“3”型蝴蝶卡将其与模板及内楞紧密固定成整体。(如图3 ,A大样)大板组拼完成后根据方案设计间距,在其上打设穿墙螺栓孔。如图2
对于剪力墙外墙外模板的组拼设计,为防止上、下楼层错台和漏浆。一般外墙模板的高度要比内墙模板要高,高出一层结构板的厚度再加100mm。运用此方法,在浇筑完墙混凝土时,在墙的顶端外侧设置一道导墙,如图4。在浇筑完墙体混凝土厚,可不拆外墙外模,将其直接做为下层结构板的外模,不仅可少一道工序,并且能达到较好的感观效果。
5、安装加固
大模板组拼完成后根据施工顺序编号分类堆放。在模板吊装前,施工班组要先根据技术人员测放的定位线,在剪力墙根部(门窗洞口边根部)的主筋上焊制定位筋,确保模板支设时的轴线位置。定位筋的焊制,采用校正两端定位筋,然后依次挂通线焊接中间的定位筋。定位筋的长度尺寸考虑到混凝土浇筑时对模板的挤压,一般情况定为:定位筋长=剪力墙厚-5mm。
模板吊装前在压光的混凝土地面上,沿剪力墙(门窗洞口)的根部粘贴一道海绵双面胶带。在模板吊装到位时落于其上,以此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在此部位发生漏浆。
大模板根据施工顺序和部位编号逐一吊装到位,先进行临时支撑,然后开始加固。安装加固先从两端开始,根据前期技术准备所放定位控制线校正固定好后(即先固定角模或是带角膜的大模板),再逐一由两端向中间加固校正。
当固定好一块大模板,准备安装相邻下一块大模板时,在对缝处必须采用海绵双面胶带贴于缝口然后挤紧。并在模板内面用宽胶带封贴。确保拼缝严密不易在此处漏浆。
大模板的固定支撑系统基本由底部横撑杆与上口斜撑杆组成(如图3)。底部横撑杆确保大模板下部与定位筋顶紧,保证模板轴线位置;上口斜支撑用于调整和控制大模板整体垂直度。底部横撑杆与上口斜撑杆,均固定在前期已锁在地面预埋钢筋头上的横杆上。并可用撬杠和扣件对两个支撑杆进行调整固定。
在安装完成剪力墙一面的大模板后(对于外墙应先加固校正内墙模板),再安装加固另一面模板。在此之前,在两模板之间的双钢筋网片上,1m间距梅花型布置剪力墙截面钢筋撑,尺寸同定位筋。确保合模后的剪力墙内部尺寸。然后同样方法加固校正。
最后,在两面墙模板均加固校正完后,根据前期的方案设计,向预先加工好的螺栓孔内穿设剪力墙对拉螺杆。两端用“3”型碟卡和螺冒,固定在两面大模板的外楞上。如果为地下室剪力墙,则在穿墙对拉螺栓的中间,焊制止水片。在两面大板合模前将其安装到位。为保证对拉螺杆的周转使用,在穿设螺杆时,在外套设一根直径大于螺杆2mm的PVC管。见图3
图3
对于外墙外侧模板的支设,需要解决支撑问题。一般可利用下一层已施工完成的墙上的穿墙螺栓孔,将一个三角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外墙外模支设在三角架上,在支设前须在外墙的导墙上的上口粘贴海绵双面胶带,确保此处不易漏浆。
五、材料
施工所用材料须进行市场调查,对工程所在地方的建筑材料质量和价格进行筛选。
竹胶板——为散拼大模的主要材料,一般规格为1220mm×2440mm×12mm(宽×长×厚)。
方木——选用由东北松加工成型的规格为100mm×80mm×3000mm方木。其长度根据剪力墙体高度和设计而定。
模板拉杆——用于连接模板、内楞、外楞。保证其整体性。一般选用套丝圆钢和垫片焊接加工制成。
穿墙螺栓——用于连接内、外模板,保持内外模板的间距,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和其他荷载,使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规格根据设计而定。
钢管——为大模板的外楞,并做支撑系统用。一般采用外径f48,壁厚3~3.5mm的焊接钢管,长度选取根据剪力墙高度和支撑系统设置。
海绵双面胶带——用于大模板与大模板间的拼缝,大模板的与施工缝间的堵缝。防止新浇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70mm圆钉等
六、劳动力组织
散拼大模板施工所需工种主要为木工,施工作业人员要熟练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与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基本常识。作为各个班组的施工班组长,需要对图纸有一定的理解和识别能力,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技能。
对于现场施工安全,操作人员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由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为方木,架管,圆钉等物品,所以操作施工时须做到文明施工,工地现场禁止打闹嬉戏,禁止穿拖鞋背心进行操作。尽量避免上下交叉作业。在模板拆除时,对材料要分类堆码整齐。
工人施工作业中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及安全交底操作。并设置相应奖惩制度,对于不能按照交底要求施工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处罚和再交底,对于安全与质量控制较好的施工班组进行奖励。并设置样板班组。
七、质量要求和自检验收
大模板支设加固完成后,工人要进行自检校正。并报验质检员验收。
1、自检与验收的工具为:卷尺、线坠、线绳等。
2、自检验收标准依据: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自检验收方法
根据技术前期所测放的剪力墙控制200mm线,先对大模板底部轴线偏差进行检查。等间距用卷尺测量,标准尺寸应=200mm-竹胶板厚度,对于本工程即为200mm-12mm=188mm。测量无误后,使用线锤分别在一面剪力墙的两端(两阴角处),检查其两端墙面模板的垂直度;无误后分别以这两端模板的上口为标准,沿模板内皮挂设线绳,检查中间模板的上口位置是否存在偏差。若有,使用撬杠调节斜向支撑杆进行调节到位。
当自检和质检验收合格后,填写检验批报验监理检查。准备下一道工序。
八、效益分析
根据实际工程应用,竹胶板散拼大模板技术具有较好的“性价比”。其施工成本较低,工艺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它与拼小钢模相比,它模板拼缝少,具有整体型好,混凝土浇筑后感观质量好,采用较好的板材可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并且大模板一次加工成形多次使用,省时省工。与全钢大模板相比,它的截面组拼几何尺寸灵活多样,现场加工制作方便,工艺简单。相对成本较低,并可多次周转使用。用较少的投入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九、应用实例
中铁一局四处综合楼工程,主体施工日期为2001年6月~2002年7月,其结构形式为框支剪力墙,3层以下为框架结构,3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地上21层,地上21层,地下1一层。本工程在模板分项工程中利用了竹胶板散拼大模板技术,在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中均达到了较好效果。
宝鸡五处23号高层住宅楼,主体工期2003年3月~2003年11月,其结构形式为纯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本工程采用的散拼大模技术施工,其技术在工程工期,质量、成本控制上均收到了很好的效益。主体工期提前50天。混凝土感观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并在工程结束,节约了大批可周转材料。
散拼大模板施工技术在我公司其他工程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并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业内一致好评。
执笔人:曹 伟
2005年2月5日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