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解决按比例分配的数学问题。在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能力目标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渗透对他人负责的思想教育。
4、习惯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书写、弄清题意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尝试法等。
【教学准备】
微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会讲故事,老师也有一个故事想和同学们分享。(点击微视频)
——故事发生在今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突发奇想,一起合作制做“唐氏月饼”,结果卖出后赚得1600元。猪八戒一看赚到了钱,就急着要分钱。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怎么分合适呢?
生:平均分;一人一半。
师:现在我又得到一条信息:“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现在,还是一人一半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通过这条信息,我知道孙悟空做的月饼比猪八戒的多。
生:因为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
……
师:我非常赞成大家的想法。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
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提出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
1、发现信息,提问题。
师:(点击微视频)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制做“唐氏月饼”,赚得1600元。
师:谁还有补充?你来。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各分得多少元钱?
2、理解5:3,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
师:谁还有补充?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制做“唐氏月饼”,赚得1600元。
(点击微视频)一道完整的题目。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读一遍?(找一生读题)
师:对于这道题,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是怎么回事?(很疑惑)
师:到底5:3是什么意思呢?要弄清5:3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方法呢?
生:画线段图分析
生:用列表整理法分析
生: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理解
……
师:来,给大家说说你们组的想法?
生:我们用的是线段图来分析的。把总钱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孙悟空分的钱占总钱数的5份,也就是八分之五,而猪八戒分的钱占总钱数的3份,也就是八分之三。
3、演示线段图课件,回顾整理。
师: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不但会合作,更善于思考。让我们跟随电脑小博士一起将5:3所表示的意思理顺一下。(点击微视频)
师:我们知道5:3中的5表示什么?
生:孙悟空分的钱占总钱数的5份。
师:3呢?
生:猪八戒分的钱占总钱数的3份。
师:他们合起来是几份?
生:8份。
师:这8份表示的是什么?
生:卖月饼一共赚的钱数1600元。
师:是把谁平均分成了8份?
生:把1600元平均分成8份。
师:我们把1600元看作 “单位1”,那么孙悟空分的钱占总钱数的几分之几?(5/8)猪八戒呢?(3/8)
4、根据线段图,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借助线段图弄清了5:3的意思,知道了孙悟空分的钱、猪八戒分的钱与总钱数之间的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那就把它做在本子上(学生独立解答)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指导学生讲解时,按“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顺序讲。)
生:根据比的意义,先找到总量,看看他一共分了几份,接着求出1份是多少,然后再分别乘以各自的份数,计算出悟空和八戒分得的钱。
师:还有不同方法吗?(点击微视频)
生: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看看悟空和八戒分得的钱数各占总钱数的几分之几,把它转化成了分数应用题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题来解答。
师:这两种方法我们在做题时可以灵活选择。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师: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就让我们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工人叔叔解决实际问题。(点击微视频)
1、第一站: 木材加工厂
下料通知单:本月要生产教学用的三角板,有长180厘米的木料若干根,将每根木料按着3:5:4分成三部分,搭制成一个三角板,请预算每条边的长度。
学生读题。
师:快速做在本子上。谁来说说你的做法?生:3+5+4=12,180×4/12=60厘米,180×5/12=75厘米,180×3/12=45厘米。答:三条边分别长45厘米、60厘米和75厘米。
师:(点击微视频)你做对了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5+4=12,180÷12=15厘米,15×3=45厘米,15×5=75厘米,15×4=60厘米。答:三条边分别长45厘米、60厘米和75厘米。
2、第二站:某建筑工地
师:有了第一站的经验,相信你们的表现会越来越棒!我们再到建筑工地看看。某农药厂要生产新型农药,药与水的比是2:3,现在已经准备好药14千克,需要加水多少千克?你会做吗?试试看。
生:14÷2=7千克,7×3=21千克。答:需要加水21千克。
师:先求什么?
生: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3份是多少?
四、科学加油站
师: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是否能为自己配置一份饮料?
生:想。
师:(点击微视频)你是否能为自己配置一份饮料?现有苹果原汁800毫升和1000毫升的水。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亲手配制一份500毫升饮料,并写出自己的配制方案。下节课再来交流。
附:《按比例分配》微视频脚本
微视频脚本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1. 我们一起听故事:故事发生在今年中秋节前,孙悟空和猪八戒突发奇想,一起合作制做“唐氏月饼”,结果卖出后赚得1600元。贪心的八戒一看赚到了钱,就急着要分钱。同学们,你们想想,怎么分合适呢? (微课呈现信息)
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行独立的思考。
2. 又得到一条信息“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现在,如果还是平均分,一人一半行吗?为什么?
创设冲突情境,提出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由平均分配过渡到按比例分配,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而且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1.出示完整的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探究,弄清5:3的意义。(悟空和八戒合作制做“唐氏月饼”,赚得1600元,孙悟空和猪八戒做的月饼个数比是5:3”。孙悟空和猪八戒各分得多少钱?)这些信息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微课呈现:你知道5:3是什意思吗?)
引领学生要想解决“孙悟空和猪八戒各分得多少钱?”这个问题,关键要弄清5:3的意义。
2.5:3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赶紧打开解题策略的智慧宝囊,(微课呈现:新知转化旧知、列表整理、画线段图……)你想选用哪一种方法?对,可以用线段图来分析5:3的意义。
多种策略的呈现,帮助学生打开思考问题的思路,并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3.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5:3呢?自己画画线段图分析。如果有困难,(课件呈现:动态线段图)可以点击电脑小博士,让他帮助你。
通过动态线段图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5:3的意义,为选择不同的算法奠定基础。
4.学生根据对5:3意义的探究思路,进行独立解答。(微课呈现:你想怎样计算呢?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哟!)
由学生独立探究计算方法。
5.小结:这是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一种是根据比的意义,先找到总量,看看他一共分了几份,接着求出1份是多少,然后再分别乘以各自的份数,计算出悟空和八戒分得的钱。而这一种是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看看悟空和八戒分得的钱数各占总钱数的几分之几,把它转化成了分数应用题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题来解答。这两种方法我们在做题时可以灵活选择。(呈现:出示不同的计算方法,引出“你知道每种计算方法的道理吗?” )
通过对比总结,进一步归纳按比例分配在实际应用中的解题思路,理清各种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1.完成“学以致用”的练习题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及时理清按比例分配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做生活的有心人。
2.作业:你是否能为自己配置一份饮料?现有苹果原汁800毫升和1000毫升的水。根据自己喜欢的口味,亲手配制一份500毫升饮料,并写出自己的配制方案。
主要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