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言文精练三(期中考试前古诗文助读)
一、解释词语(有语法现象的指出来)
1.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2. 有圣人作
3. 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4.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5.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6.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7. 因释其耒而守株
8. 不事力而养足
9. 人民少而财有余
10. 是以厚赏不行
11.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12.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
13. 事力劳而供养薄
14.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15. 粝粢之食
16. 身执耒臿以为民先
17. 夫古之让天子者
18. 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19. 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20. 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21. 轻辞古之天子
22. 膢腊而相遗以水
23. 泽居苦水者
24. 买庸而决窦
25. 幼弟不饷
26. 疏客必食
27. 是以古之易财
28. 今之争夺,非鄙也
29. 论薄厚之为政
30. 诛严不为戾
31. 称俗而行也
32.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33. 民以殷盛
34.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35. 包九夷,制鄢、郢
36. 功施到今
37. 强公室,杜私门
38.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39. 服太阿之剑
40. 今弃击瓮而就郑、卫
41.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42.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43. 故能就其深
44. 故能明其德
45.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46. 却宾客以业诸侯
47.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48. 今逐客以资敌国
49. 损民以益仇
50. 非能耕而食之
51. 织而衣之也
52.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53. 卖田宅,鬻子孙
54. 而国亡捐瘠者
55. 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56. 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57. 以实仓廪
58. 在上所以牧之
59. 治官府,给徭役
60. 养孤长幼在其中
61. 急政暴虐
62.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63. 无者取倍称之息
64. 操其奇赢
65.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66. 有阡陌之得
67. 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68.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69. 粟有所渫
70. 则贫民之赋可损
71. 粟者,王者大用
72. 爵者,上之所擅
73. 使天下人入粟于边
74. 恒克己而复礼
75. 谅才韪而世戾
76. 将逮死而长勤
77. 徒有能而不陈
78. 何穷达之易惑
79. 信美恶之难分
80. 时悠悠而荡荡
81. 使公于公者
82. 私于私者
83. 天道微哉
84. 吁嗟阔兮
85. 好生恶死,才之鄙也
86. 好贵夷贱
87. 照照洞达,胸中豁也
88. 昏昏罔觉
89. 我之心矣,哲已能忖
90. 没世无闻,古人惟耻
91. 逆顺还周
92. 乍没乍起
93. 委之自然,终归一矣
二、翻译
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2.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3.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厚薄之实异也。
4.故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5.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6.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7.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8.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 四方无择也。
9.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