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98806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线。这个重大决策,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指明了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国际经济中产业结构正朝着技术、知识、服务密集方向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实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目标:才能切实推动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确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调整 需求 关系 【Abstrac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about formulated by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11th five-year plan ",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clear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s a thread. The major decisions, caught in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life, and pointed out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economic work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 main attack direction. Our country is in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promoting the new stage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new stag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oward technology, knowledge and services in the new period of intens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nly accelerat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y's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s development goal: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ensur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economy and the ability to resist risk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ensure has advantageous position. 【key words】: Changing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Demand; Relationship 第一章: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1.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变化中的消费需求 关于深入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要重新认真审视并分析经济“三驾马车” 的结构变化。大家都知道,“ 三驾马车” 指的是投资、外贸、消费, 这是经济学传统领域所界定的拉动经济的三大要素。我们从投资出发。 投资是拉动经济重量级的要素.可是投资是一种外力,是一种强刺激. 同时, 依靠投资会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过分依靠投资势必致使经济出现冷热震荡的现象。我们再也不能走仅靠外在拉动或靠外在刺激形成的短期性经济脉冲式发展, 从而维持经济局面的老路, 就如同一个人在医院不能仅仅依靠打强心剂、靠杜冷丁来维持健康一样。由此可见, 投资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拉动经济增长, 或抑制经济衰退的意义和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把投资作为唯一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或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就一定会出现经济过冷或过热交替的现象,就会出现“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非规律现象。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外贸,不能依靠资本利益群体中的垄断者,不能把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运和利益都维系在资本国家利益附庸的关系上。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推动,而要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消费,转向不断扩大内需上来。下图是国务院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的投资结构。 1.2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我国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但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工业化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又迎来了信息化的浪潮。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已经渗透融合到各个产业,正在改变着这些产业的存在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信息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完成工业化再发展信息化的道路行不通,现实情况也不容许我们再走传统的发展道路。但同时,在工业化远未完成的情况下,忽视工业化发展,离开坚实的工业和技术基础,发展信息化也是不现实的。必须充分利用好信息化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2.1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科学发展之路,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世界性问题。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转变增长方式的具体途径和模式也不同。英、美国家形成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推进的自发渐进式模式;日、韩国家强调发挥市场、政府合力的市场增进型模式;前苏联、东南亚地区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根据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我们强调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的现代市场主导型模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政府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制定科学规划,完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自觉地转变增长方式。 2.2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 事实上,早在“九五”计划时,中央就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提出,一方面说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仍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转变不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前提。 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的组合成分不协调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三大产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长过快,因此,要大力调整三大产业结构,特别要加大、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促进节能、减排,这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率降下来;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增长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为此,我们将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努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依靠科技进步,这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转变增长方式的本质是更加高效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提高效率。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和低成本弱化的情况下,只有把增长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深化体制改革,这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保障。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为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杠杆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新才.全面准确理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j ].甘肃社会科学,2005(6) [2]陆磊、王颖: 《结构变迁、货币竞争与中国宏观调控体系重塑》, 《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5期。 [3]陈信元等.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2000.8. [4]李游游.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J].理论导刊,2005(11) [5]李贺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