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王老师的“一切为了学生”
听王老师的这节课已不少于3次了,课的内容、流程都历历在目,第一次是源于王老师为了帮助我,让我从她的课中得到一点点的启发,所以把自己的光盘拿来让我借鉴,拿到光盘就迫不及待地看完,当时的感觉就是眼前一亮,心里很佩服她,这样的组合,这样的开发,这么好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于是,就暗下决心,以后上课也要像王老师那样,做一个智者、做一个强者!
第二次看王老师的这节课是在弘謇杯现场,虽然不是王老师亲自执教,但是课的流程再一次展现在我面前,我开始思考这节课的每一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每一个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追求怎样的教学结果,于是,在我的课上,我也开始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教学!
而这一次我已经是第三次听王老师的这节课,每一次听这节课,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有新的发现,为了完成这份作业,我不得不进行归纳和总结,谈谈我对王老师这节课的感受:
一、改造现有运动项目,开发传统体育。
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将跳绳和跳房子练习组合,不是纯粹的跳绳和跳房子,让学生怎样跳,用什么方法跳,王老师应该是下足了功夫,动足了脑筋。
二、循序渐进教学,学生有条不紊。
从课的开始节奏操到节奏跳,由跳十字架到跳房子到结合绳子跳房子,这一整个系列都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这种技能。
三、组织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王老师在教学组织中,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掌握较深,对教学组织形式能灵活使用,运用自如,用各种方式进行联系,比赛,学生兴趣浓厚。
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王老师能有效地用教学辅助手段技术动作的教学,这往往是我们在体育课上最欠缺的,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技能技术相当出色,充分证明了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
五、关注学生差异,关注学生感受。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关注到学生间的差异,其中有一个孩子协调性不够好,王老师能用自己的爱心鼓励他,并动员所有的学生帮助他,细节中体现了王老师的爱心。
六、重教学过程,评价主体多元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早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学生希望得到尊重、理解、鼓励、信任和帮助,教学中,王老师一语重千斤,每一次的表扬和奖励都很及时、适当,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启发,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宽广的活动空间,今后,我们也要多学习、多实践,举一反三、运用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上好每一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