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慈爱以及儿子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激起生活体验
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心中的母亲。
(二):创设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师: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他要接母亲来溧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并写下了一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歌《游子吟》。
揭题:游子吟,识记“吟”并理解
(出示全诗。配乐朗读,学生读。)
在这首诗中,孟郊采撷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请大家认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并观察插图,发挥想象,把这一场景描绘出来。
生:(在音乐声中读、看、写)
(三):欣赏交流,加深心灵体验
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情景,并说说从哪感受到的,朗读与想像相结合,理解诗句,朗读体会诗句。
师小结:同学们都描写得十分的感人,……用……来形容……
诗人行前的此时此刻,慈母把一片爱子的深笃之情化作密密的针线,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假如你是那孩子,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呢?
想像母亲送孟郊时会说些什么?孟郊呢?
结合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朗读诗句加深体会。
(四):发掘人文内涵,丰富精神体验
师:母爱之厚博难以为报。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也可用上了这句话。
生说,结合出示句子交流:
1:留学美国的刘婷在母亲节给母亲送礼物时说:“妈妈,感谢您对我的培养真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唐仲英奖学金获得者,在获得奖学金之后,主动带领其他同学开展"爱心工程"之后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留法学生学者的代表与李岚清副总理座谈时的发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伟大祖国永远是我们亲爱的母亲。我们留法学者唯有奉献终生的努力,去报答养育和培养我们的伟大祖国。”
师: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也许在下一个母亲节,你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离开母校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也许在你为国争光的时候,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吟出这一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朗读全诗,熟读背诵。
(五):设计课外延伸,激发生命体验
1、师: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美德陶冶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她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谁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伟大无私的母爱?
……
2、听、唱《烛光里的妈妈》体验母爱。
3、课后阅读、交流有关“母爱”的文章、诗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