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修订课标的突出变化
1、适当减负
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轻,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激发兴趣,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过去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就要求2000多字,现在减少识字量,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提倡多认少写等。
2、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练习
针对目前电脑普及之后,学生写字能力普遍下降问题,此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搞调研的博士为我们列举了日本一所小学二年级学生书写的毛笔字,当时是随意进入一所小学,看到人家的孩子们在写毛笔字时很认真,有的同学一节课就练一个字,目的就是写好)所以看到外国的孩子们书写我们中国字都能练习这么刻苦,所以让我们学生应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练习
3、针对课改实验中的问题,进一步强调改革的新理念。
例如,关于阅读教学,更加突出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重视给学生提供阅读各种各样类型的文章和材料的机会,并强调阅读材料一定不仅仅局限在文学性文章,新闻报道、随笔、杂谈、图表、宣传手册,包括各种说明性、论说性的文章等在内的广泛的多样化的读物,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经常用到的都应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予以重视。
4、写作教学方面坚持的理念。
课程标准将一二年级写作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另外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套话。
5、关于语文知识的问题。
现在教师还受制于应试教育,很注重做题,注重讲授和操练所谓系统性的语法修辞知识,这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而且容易让学生厌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还应当保留,但不赞成刻意追求系统性,注意随文学习。
6、关于教材。
关于语文教材的争议不断(如关于文白之争、鲁迅作品编选问题、围绕《开明国语读本》讨论等),博士说这些争议使很多传媒进行炒作,对于语文课改以及教学是有负面影响的。说到文白之争,文白的比例,在小学和初中还是应当以现代语文为主,文言学习不宜过重,但可以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古代诗文。小学语文课文的主旨,以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环境、热爱朋友、热爱家人、热爱学习、热爱科学为主旋律。
另外,教材里开始节选一些中国古典作品,原汁原味刊出。寓言、故事、名言警句,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东施效颦、守株待兔、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小学里学,到中学才学原文,浪费时间。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里面节选的内容可能会改变,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