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用心培育孩子
我的孩子罗畅今年8岁,已念完小学三年级,各科成绩优秀,兴趣广泛,而真正让我高兴的是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养成了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有了良好的自觉性。同事和朋友啧啧称赞的同时,都羡慕我有一个争气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所有成长都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
古话说,桑树苗子从小育。对孩子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从教育理论上讲,孩子的各种能力发展都有一个最佳发展期。我没办法找准最佳发展期,只能按量力而为的原则关注和促进孩子的发展。
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之后,我开始训练孩子自己吃饭。家庭教育无小事,做起来可不容易,得考滤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是选择“开工”的时机。如选择秋冬季节开始训练,由于孩子小,吃饭慢,一会儿饭菜就凉了,会吃坏肚子的。得选择初夏季节天气刚热的时候开始训练 。其次,家长们之间要统一认识、密切协作。几个家长意见不一,这个说:“让孩子自己吃。”那个说:“喂吧,孩子还小呢。”那什么也办不成了。特别在孩子要打退堂鼓的时候,全家人得统一口径去鼓励才行。由于我考虑得较为周全,配套工作做在前面,孩子很快学会了自己吃饭,抬起了迈向“独立”生活之路的脚。
训练孩子自己穿衣服也很重要。孩子三周岁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让他自己穿袜子。孩子很有兴趣,但老是把袜跟穿到脚背上。我一边鼓励说:“罗畅真能干,会穿袜子了!”一边帮他穿正了。有时脱下袜子穿给他看。有一天,孩子发现了“秘密”:“我知道了,穿时鼓包(袜跟)在下面。”我心里一喜,表扬了孩子一番。
适逢此时,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一首儿歌,其中一句是“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袜”。这是好机会。我天天陪他唱“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袜”,一边指导他穿衣穿鞋。我有意识让他分出鞋的左右,裤子的前后。穿上衣挺难,小孩子分不出前后上下,经常穿倒了。我耐住性子一次次帮他纠正。有一天,孩子自己穿好了上衣,自豪地跟我说:“爸爸,我会穿了。”他脱下上衣,两手捏着衣领,说:“这边朝上,就穿对了!”然后,他笨拙但自信地穿好了上衣。我激动地深深地亲了他一口,说:“快告诉妈妈去!”
孩子有一箱积木,玩过之后,弄得房间里满地都是,让人无处落脚。他不收拾却玩别的去了。每当此时,我就把孩子叫来,问他:“好看么?”“不好看。”“怎么办?”“收起来。”于是孩子在我的监督下开始收拾。在孩子耐性接近限度时,我才蹲下身子帮他。捡完后,再让他看看房间是否好看。这样几次以后,孩子知道了玩过东西要收起来,不能乱放。不过,做家长的千万不能以为万事大吉了。孩子还会反复,甚至反抗。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告诉他:“你不去收,我去收。我收起来就不给你玩了。”并且,真有“收起来不给玩”的行为。经过我耐心地训练。孩子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现在,他吃完饭后收拾桌子,自己晒鞋、收拾书包,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独立”生活的意识初步确立了,自理的习惯初步形成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有了规律,基本不用我操心。我真的要感谢那句歌词:“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袜。”
熏陶孩子喜爱读书
当今社会,知识以核裂变的速度迅猛增长,社会竟争日趋激烈,知识就是力量。谈起孩子的学习,几乎所有家长都会说:“头疼!”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我试着这样做起。
带孩子读书,将孩子的兴趣从电视转移到书本上来。孩子很小就开始喜欢看电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动画片,更是吸引孩子。有一段时间,孩子锁定了三个动画频道几乎达到“无缝对接”地连续看。于是我买来许多动画片光盘,让他尽情享受了一段时间。然后,我适时穿插进一些讲故事的光盘。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故事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我就拿着故事书读故事给他听;买识字卡片、画册,教孩子认字、边看画册边听故事。慢慢地,将孩子的兴趣吸引到书上来了。
陪孩子读书,巩固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上小学了,学过拼音之后,我对孩子说:“你想自己读故事吗?你现在就能读了。”孩子很兴奋。我就带孩子去书店选拼音读物。那些神奇的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此,给孩子选书成了我的一项任务。孩子过生日、考了好成绩,都会向我要礼物——书。一年级暑假,我带他去城里新华书店选了十本书,一个暑假他一直在读书。他从书中找到了乐趣。
陪孩子读书的另一层意思是父母也应有读书的习惯。我自己是教师,读书是我的爱好,几乎每晚都读书,成了习惯。这给孩子的影响很大。有时孩子会说:“老爸给我的最大影响是让我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
孩子读的书,我几乎都读过。这样,我才有交流的话题,有指导孩子的资格,同时也更有利于指导孩子。
读什么书呢?什么书都可以读: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读物……我的观点是读书如吃饭,不要挑食,要丰富多样。有家长对我说:“我给孩子买了好几本作文书,可孩子只看几页就放那儿了。”其实,读书如吃饭,即使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让人腻烦。
孩子看的书越来越多,我也就逐步提高阅读的难度。读完了二年级上学期,我和孩子商量:“你已经认得很多字了,可以看不带拼音的书了。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还能认得更多的字。”就这样,他开始读纯文字的课外书了,而且养成了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我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就归他所有了。
我还让孩子将读过的书名记在一个本子上,让他看到自己的阅读成绩。前些天,我翻了一下他的记录,已接近六十本了。
孩子有了读书的习惯,连床上也放着好几本书,一有空就看。这不,我特意为他装了床头灯。晚上看到孩子关掉电视捧书而读,早晨一睁眼看到孩子已在开灯读书了,做家长的心里多么欣慰啊!
指导孩子安排时间
孩子上学以后,活动项目就多了起来。除了上学时间在学校度过外,早、中、晚的课余时间怎么安排?他要背诵学过的课文、算术口诀;要完成家庭作业;要娱乐……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应当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李大钊先生教育子女:“学就要学得踏实,玩就要玩得痛快。”
我觉得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很重要,而午睡是最好的办法。我一年四季都有午睡和熬夜的习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带他午睡,早早让他养成了午睡的习惯。
放晚学,“完成作业再玩”是一条纪律。我对孩子说“做完作业再玩就能放心地玩了,那多好!”孩子听课认真,完成作业所用时间很短,剩下的时间全归他自由支配。由于午睡可以保证睡眠充足,我允许他看动画片到晚上九点钟,孩子很满意。而大多时候,他早早地关上电视,看书到九点钟,然后关灯睡觉(我睡得更晚)。
一年级放寒假时,我对他说:“过年之前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过年之后就可以尽情地去拜年、痛痛快快地去玩了。”他提前两天完成了作业,并通过我的检查。那个寒假,他玩得很痛快。以后的假期作业就不要我操心了。
假期里,孩子写作业时间久了,就要玩一会儿:“爸爸,我玩一会儿可以吗?”“当然可以,自己的事自己安排。”你把权力交给他了,他就会自己负责的(当然,家长得经常提醒).
在孩子的时间安排上,我以为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让孩子玩儿。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不能剥夺的。至于怎么玩、玩多长时间,我的意见是只要不影响学习,可以尽可能由孩子决定。我是这样做的,感觉效果挺好。
一到暑假,各种培训班都开起来了。怎么安排自己的孩子呢?我的做法是:完成暑假作业外不补文化课。孩子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不施加任何压力,关键要孩子学得高兴。我认为孩子的学习任务将越来越重,趁现在还可以轻松快乐,就多让他玩玩。能学点美术呀什么的,对他以后成长有好处,这就够了。
看着孩子每天认真学习、快乐成长,我很开心。
“百年树人”,可见育人之难。育人得遵循孩子成长、发展规律:要有原则,不能随心所欲;要看长远,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恒心,不能虎头蛇尾……
孩子不断长大,家长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我想:要多与孩子谈心,亲近关系;了解孩子发展状况,及时予以开导帮助,才可能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用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
2010.7.16
(后记:今年,孩子已13岁了,各方面表现令我满意。也就是说,到目 前为止,我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满意的。至于以后,我会继续摸索的。2014.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