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2014~2015年
二年级(1)班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统考体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能力,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今后教学工作,现将本次二年级(1)班数学考试情况加以分析。
一、试题的评价与分析:
1、本次试卷考核知识面广,题型灵活多变,既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2、本次二年级数学试卷题型分五个大题: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计算题;四、观察与操作;五、解决问题。
二、测试结果的评价分析:
我班有57人参加考试,有47人合格,总分是4901分,平均分是86分,合格率为98.25%,优秀率为82.46%,低分率为0,综合指数为0.8890。从卷面的得分来看,总体成绩还不错,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
1、在第一大题第1小题中:“我一步的长约是()厘米.”个别同学对长度单位,没感觉,胡乱填10~20厘米,或填100厘米。
2、在第二题判断中,大部分学生完成得比较好,只有几个学生在第3小题,“4×7+7可以直接写成乘法算式7×5”里没有理解乘法的意义,打了“×”。
3、在第四题观察与操作中,第1小题我会认时间,部分学生对“过一刻”不清楚一刻钟是多长时间,填错了。
4、在第四题观察与操作中,第3小题方位连一连,个别同学无方位感,乱画一统。
5、第五题解决问题中,第2小题“小客车能坐下吗?”部分同学能计算得正确,可能否坐下,没利用不等号。
从出错情况分析,有些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还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自己的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没有辅导好差生,导致还有1位分数出现不及格。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的训练,课前3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
4、加强后进生,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总之,通过试卷分析,除了查找出在教学上的一些不足,更重要的是在教师间产生一种互动、交流,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推动个人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发展。
襄阳市第四十五中学 周祥林
2015年元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