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
课程名称:语文 设计者:黄雪姣 单位(学校):曲沟镇一中 授课班级:九一班
章节名称
2.5 灰雀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1-2 年级学段:(一)3;(二)2、5、7;(三)2、3、4。
本节课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培养保护鸟类、保护动
物的意识,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2.5-1
2. 5-2
2.5-3
2.5-4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巩固已学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培养保护鸟类、保护动物的意识,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1.学生自学(查阅资料、上机操作),教师指导。
2.课前组织观察(春天景色、鱼鳞)、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列宁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当学生明白了“列宁小心翼翼地引导,怕伤害男孩,循循善诱,保护男孩的自尊心。”这个问题时,难点就会迎刃而解。
教
学
媒
体
资
源
的
选
择
知识点编 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5-1
5-2
5-3
5-4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1(文字、声音、动画、视频)
课件2(文字、图画、动画)
课件3
课件4(图片、音乐)
生字词
列宁图、列宁与男孩的对话(动画)。
鸣声悦耳的一只灰雀
飞回的灰雀图
K
A、C、H
I
B
B、F、H
B、F、H
H
F
掌握生字音、形(偏旁、结构、笔画笔顺)、义;理解词语意思。
深入理解列宁对
灰雀的关爱。
增加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理解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爱,同时产生保护鸟类保护动物的意识。
4分
4分
1分
1分
自制
库存
自制
库存
库存
网上
下载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板
书
设
计
5、灰雀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模式:探究型 教学过程结构:
1、欣赏
2、组织语言,同桌交流、回答。
(1)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列宁的故事——《蜜蜂引路》
(2)谈出对列宁的了解。今天再学一个列宁的故事——《灰雀》
3、齐读课题。
1.出示图片提问:
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 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课件1、2
开 始
1. 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1) 随机引导学生理解。
① 课文写了出现了几个人物?
② 发生在列宁、小男孩和灰雀之间一件怎样的事呢?
2.学习这篇课文,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常规目标)
①学会生字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见过这种鸟吗?快来看看吧!
媒体的
应 用
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学生的
活 动
一.激趣导入
课程标准:3-4(二)2、7
SETC·S:第一学段
课堂
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标准:1 –2年级 (三)2
课程标准:1–2年级
(一)3
(二)7
三、 探究达标
(一)自学(完成初级目标)
1. 看书听师配乐读.
2. 自由读,边读边划出生字、新词。
3. 自学
4. 汇报自学结果。
课件3
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大量的生字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划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13)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新词。
3.自学,完成目标1、2,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自学结果。
(二)合作学习
(完成高层次目标:
1.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组合,分角色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
(1) 体会每句话的含义,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 小组汇报展示。
2. 指导朗读。
SETC·S:第一学段 A3
1. 质疑。(思考、组织语言、表达)
2.明确重点目标。
课件1
SETC·S:第一学段 A5
二、质疑定标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标准:1–2年级
(二)2、5、7
SETC·S:第一学段 A2、A4
课程标准:1–2年级 (二)7
课程标准:1–2年级
(二)2、(三)3、(四)4
超人组:
⑴、朗读列宁与男孩的对话,重点体会列宁所说的话。
⑵、理解句子: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⑶、体会列宁的内心活动。
⑷、读出列宁说话应有的语气。
活动二
智慧组:
⑴、 朗读1-2自然段
⑵、 交流: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三只灰雀的?
⑶、 查资料,交流对灰雀这种鸟的了解。
⑷、 从哪些句子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活动一
SETC·S:第一学段 A3 、A5
自由结组,选择自己
喜欢的内容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了学生
主体地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同学们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1. 自由结组。
2. 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小组活动)
3.展示学习成果(小组代表发言)
4.体会语言,学写诗歌
课件5-9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冲锋组:(1)、朗读列宁与男孩的对话,重点体会男孩所说的话。(2)重点理解“没,我没有看见”吞吞吐吐的语言背后小男孩的内心世界。(3)、从“一定会飞回来,它还活着”又体会到什么?
SETC·S:第一学段A2、A4
1.思考,组织语言。
2.交流,升华情感。
3.齐读课文。
1.列宁和男孩都爱这三只灰雀,你觉得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呢?你更赞同谁的?说说自己的看法。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
3、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随机总结,激发情感: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课程标准:1–2年级
(二)2、(二)5、(三)4
SETC▪S:第一学段 A4
课程标准:1–2年级
(二)5、(三)4
四.激发情感
第二课时
活动课程:说一说,你搜集的列宁的资料(列宁的故事,)(略)。
同学们积极主动
参与教学过程,在探索
知识的同时,在体会人物对话的同时,深入理解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更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使同学们的情感自然升华。
结束
活动三
形
成
性
练
习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
目标
练 习 题 目 内 容
5-1
5-2
5-3
5-4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拼音写词语
Sàn bù xiōng pú wǎn xī chéng shí
( ) ( ) ( ) ( )
2、照样子仿写词语
自(言) 自 (语) 吞 吞 吐 吐 沉甸甸
3、说一说
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很喜欢灰雀?
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很喜欢小男孩?
⑶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与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4、拓展练习:
我想对灰雀说:
我想对列宁说:
我想对男孩说:
我想对每个人说:
5、任选一题,说一说。
(1)以“诚实”为题说一件事或一段话。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形
成
性
评
价
1.形成性练习题1-3题同学们完成很好。
4题个别同学说话训练,不太流畅,缺乏感情。
5题,学生收集了有关列宁的资料很多,同学们讲故事讲得很好。
2.通过第二课时的活动课了解到,大部分同学对课文理解得很好,体会重点词句很到位,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缺乏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