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等腰三角形判定2.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9382891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腰三角形判定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判定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等腰三角形判定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等腰三角形判定2 三案设计 年级 : 八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等腰三角形判定2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史卫锋学习目标:1会对“等角对等边”和“等边对等角”的区别使用;2会综合运用“等角对等边”与全等三角形等相关知识;3在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形同实异、形异实同,获得探究学习和数学应用的体验,提高对数学价值观的认识.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一、自主探究环节 如图1,1=2, 3=4, B=C, BE=CD(1)已知: ,可说明AB=AC,并说清理由.(均填序号)(2)已知: ,可说明AE=AD,并说清理由.(均填序号)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发展问

2、题让学生思维发展到未知领域,形成悬念,有利于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环节 如图2,在ABC中,AB=AC,分别根据以下条件,说明OBC是等腰三角形.(l)两腰上的高BD、CE (2)两腰上的中线BD、CE(3)两底角的平分线BD、CE 要求:不会的题先同桌交流,同桌都不会的再小组交流。在观察、联想、类比、猜想等基础上进行正向、逆向、双向等变换三、展示点拨环节如图3,小明为测量某塔AB的高度,在离该塔20米处目测其顶,仰角是45,目高1.5米,求此塔的高度.教师点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就能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巩固达标环节如图2,在ABC中,如果两边上的高BD、CE,相交于点O,且BD=CE,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把“两边上的高BD、CE”分别改为 “两边上的中线BD、CE”,“两内角的平分线BD、CE”,那么 ABC仍是等腰三角形吗?时间:5分钟; 若一个三角形有两边上的高,或两边上的中线,或两条角平分线相等,则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留下一个值得探索的具有吸引力的未知数,进而转化为学生(尤其针对和数学很有感情的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动机.这些学生在教师的课外指导下,获得研究的乐趣,久而久之甚至发展为志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