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平平搭积木》
教学内容:13、平平搭积木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学教环节
学生活动设计
教师指导重点
一、
辅助环节
导入课题:
出示目标:
自学指导:
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
学生认读,并指名用生字组词。
2、生字比较:很——跟、间——门;问——间、住——主结合学习新部首“彳”:你发现“彳”与我们学过的哪个部首很像?
指名答,比较“亻——彳”,由此引出名称:双人旁。
3、 词语卡片开火车认读。
4、指名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1、再次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练习用“很……很……”说话;学习“呢”的用法。
4、说一说自己的美好愿望。
自学指导: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里讲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2、和同桌一起有感情把课文读一读。
3、用“很……很……”说一句话;用上“呢说一句话。
4、跟同桌说说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平搭积木》这首儿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师:大家都喜欢搭积木吧,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用卡片在黑板上出示“门日 彳 主 口 阿 阝 亻 辶 文 者 艮”,你能把它们两个一组搭在一起合成一个汉字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先学环节
学生读(看)书
检测(提问或练习)
学生按自学指导要求一步一步完成任务。
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引导学生把话说通顺、说完整。
教学难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三、后教环节
学生更正
(学生教学生)
提问讨论
(教师教学生:指导讲解
点拨拓展)
一、 朗读练习
1、师:请大家再自由地读读儿歌,想想儿歌中那些话是奶奶说地呢?哪些话是平平说的?
哪些话是作者说的?
2、指导读好奶奶和平平的话
师:大家看看课文的插图,想想平时是怎么和奶奶说话的,读一读奶奶和平平的话。(多种形式读)
3、指导读好作者的话。
二、练习拓展
1、学习“很……很……”的用法。并用上“很……很……”说句子。
2、学习“呢”的用法并用“呢”说一个问句
三、说话比赛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很多美好的愿望吧,说说看,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通顺。
四、当堂训练环节
当堂练习
当堂作业
布置作业
1、动笔写课后的“读读说说”。
2、跟家长说说“我长大了想干什么”。
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教学反思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文字美,意象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紧紧围绕“美”字而展开:一、读出美。为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向去读,在课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品与文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今天朗读是与大师的对话,阅读也便“情欣欣而意切切”了。二、品出美。对于这篇美文,我们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泛泛的附和几声“美”上,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地潜心阅读,赏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出美来的?三、表现美。所以在反复读、熟读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顺势把文章的精彩句段背下来,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于仿写练习中,表现美,创造美。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