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砖井镇中学“136”模式导学稿
年级:九年级(下) 科目:体育与健康 执笔人: 屈建科
备课组长签字: 包科领导签字: 总第31 课时
一、课 题:游戏课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使学生了解掌握游戏的规则,培养团队的精神
2、会学:通过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练习,使学生学会在游戏锻炼的身体的方法。
3、乐学: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积极认真、敢于尝试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重难点:
对游戏规则的掌握,提高集中力注意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口哨
五、教材分析:
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自觉认真进行学习的态度。
六、教学过程:
结 构
准备活动及教学过程
学生训练与探究合作
开
始
准
备
部
分
10′
一、 集合整队,报告上课人数,师生
问好,考勤,安排见习生。
二、 准备活动:
1、慢跑600M
2、单臂后掷运动
3、腹背运动
4、体侧运动
5、蹲跳运动
三、专门练习:
原地高抬腿20次
原地双脚跳20次
俯卧撑15次。
教学要求:
列队做到快、静、齐
专心听讲,记清学习目标及要求
组织方法:
▼
●●●●●●●●●
●●●●●●●●●
◆◆◆◆◆◆◆◆◆
◆◆◆◆◆◆◆◆◆
基
本
部
分
25′
穿梭跑
[目 的] 培养灵活性和判断能力。
[准 备] 场地一块。
[方 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两队前后相距两米均成一路纵队站立。
游戏开始,乙队根据教师的动作,不断迅速地变换方向和做定位操。甲队队员从乙队每人中间做曲线穿梭跑,当甲队队员全部通过后,甲乙两队同时交换任务。
[规 则] 乙队队员必须根据教师的动作,做统一操,不得有意打击甲队队员。甲队队员通过时,不得碰触乙队队员,碰一次者负1分。但如遇到难以通过时可稍停片刻,待机而动,负分少的队员为胜
大鱼网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灵敏等素质和奔跑、躲闪能力。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意识。
游戏方法:在场地上画出一定范围作“池塘”,由4-6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学生做“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捕鱼人”进入“池塘”手拉手做成网捕“鱼”
被围住的“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捕捉的学生立即与“捕鱼人”拉手起来捕捉其它的“鱼”,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或剩少数“鱼”为止。
游戏规则:
①“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捉住。
②“鱼”被围不能用力冲破网逃跑,但要趁机从空隙中钻出去。
③“捕鱼人”只能手拉手去围捕,不能拉人、推人
结
束
部
分
5′
巩固提升,检查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争取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锻炼他们的团体意识,提高注意力,均衡的发展身体素质。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