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lǒng zhào kòng xì níng shì kāi pì
( ) ( ) ( ) ( )
cōng yù xí jī guī fàn mǐn jié
( ) ( ) ( ) ( )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 )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 )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 )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 )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6分)
辩( ) 掏( ) 援( ) 谣( ) 壁( ) 锦( )
辨( ) 淘( ) 缓( ) 遥( ) 璧( ) 绵( )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4分)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句子练习。(4分)
1、仿写句子。例: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
2、叶圣陶先生把我的作文修改好了。(改成“被”字句)
。
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医学家 作曲家 他们家 专家 B.父亲 亲眼 亲自 亲人
C.记载 刊载 登载 载入 D.花费 花朵 昏花 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分)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5分)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
3.树叶丛中,一只小蝉欢快地唱起了第一支晨曲。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
十、按一定的顺序,把下列各组词重新排列。(6分)
1.青少年 儿童 幼儿 中年 老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童节 国庆节 建军节 劳动节 妇女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铸造零件 制作模具 组装 零件加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5分)
( )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
(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 )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十二、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美国历史上留下不朽功绩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学做家务活儿,10岁时就和父亲一起伐木盖房,开荒种地,顶一个全劳力了。( )家境贫寒,又经常迁居,( )林肯志向很高,求知欲非常强烈,一心想成为个“学问人”。林肯上学期间,断断续续加起来不足一年,他是靠自学成才的。
林肯七八岁时就养成了练习写字的习惯。没钱买文具,就以沙地、石板为纸,以小树枝、木炭为笔,写了擦,擦了写。10岁以后,林肯同书籍交上了朋友,每次随父亲外出种田,怀里总揣着本书。中午休息时,他坐在树下边吃干粮边埋头读书;晚上,家里没有蜡烛,就借火炉里发出的亮光读书。
林肯不仅爱读书,而且爱思索。他表弟这样描述林肯:“大家同读一本书,惟独他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有权利提出控诉?是印第安人还是黑人?随后就在玉米地里大家议论。”
除了书本,林肯还通过其它途径学习。他家里的信和邻居的信都归他写。这也是他练习书法和作文的机会。他时常徒步三十英里,去法院听律师们演说,学习演说的本领。
林肯成年后,做过许多工作,( )什么时候,他( )争分夺秒,见缝插针,刻苦自学。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20多年锲而不舍的学习使林肯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林肯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每空0.5分,共2分)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无论……都……
2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每个1分,共3分)
贫穷—— 思考—— 坚持不懈——
3 “见缝插针”在这篇短文中的意思是说林肯 。(2分)
4 填空。(每空1分,共5分)
林肯一心想成为 的人。没钱买文具,他就 ;为了锻炼书法和写作能力,他 ;为了学习演说的本领,他 。经过不懈努力,林肯终于成了 的人。
5 用“ ”画出文中两处过渡句。(每处1分,共2分)
6 短文中多次提到林肯家境贫寒,这是为了说明 。(2分)
7 短文作者最可能的写作意图是:( )(把序号填进括号里,2分)
a赞扬林肯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b说明林肯聪慧过人。
8读了这篇短文,你能联想到谁?请写出他的名字,以及让你想起这个人的理由。(2分)
十三、作文(30分)
题目:当国旗升起的时候
要求:1.要反映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
2.抓住场面描写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字数在400字左右。 分享 转发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lǒng zhào kòng xì níng shì kāi pì
( ) ( ) ( ) ( )
cōng yù xí jī guī fàn mǐn jié
( ) ( ) ( ) ( )
二、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颤动(chàn zhàn) 崭新(zǎn zhǎn) 铁锹(qiū qiāo) 欺侮(wǔ fǔ)
统率(shuài suài) 崛起(jué jié) 惬意(qiè xiá) 储存(chǔ cǔ)
三、组词。5分
幻( ) 篇( ) 核( ) 赖( ) 乘—shèng( )
幼( ) 遍( ) 该( ) 懒( ) —chéng( )
四、选字填空。3分
(须 需) 求 胡 要 (克 刻) 苦 服 立
五、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8分)
如( )添翼 笨( )先飞 汗( )功劳 神( )气爽
这个学期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如“架子十足”), 请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带数字的四字词语,记住不要重复试卷中出现过的。
六、把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划去。4分
1.王老师把问题分析得十分(深奥 深刻),对大家启发很大。
2.那块石碑的字迹依然(清晰 清楚),很容易辨认。
七、句子练习。3分
1.大家接待客人。(扩句)
。
2.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修改病句)
。
3.我认认真真地完成了这份试卷。(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写古诗《题西林壁》,别忘了写上作者姓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9分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中“使”的意思是: 。诗句中“浥”的意思是: 。(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1分)
3.课外我还积累了两句表达送别之情的诗句:“ , 。”(2分)
十、阅读(共26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 副)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hǒng
sǒng)立在半山腰上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āng 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跳 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用“\”划去文中错误的字和读音。(2分)
2.给第三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1分)
神清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第二段到第五段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表现这种顺序的语句。(4分)
5.文中第二段写的是颐和园的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能让人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课外阅读。 13分
我爬过上海长风公园的铁臂山,可还没见过黄山这样奇异的景色!
黄山的石真奇!有的像仙人背篓,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还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黄山的峰真险!上“天都”的路几(jī jǐ)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成90度直角。“鲫(jǐ jì)鱼背”是在两个山顶间架起的一座天桥,它高达1800多米,两面悬空(kòng
kōng),底下是万丈深渊,低头一望,不禁(jìn jīn)叫人胆战心惊。
黄山的云海真美!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在云里时隐时现,漂浮变幻,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1.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2分
A.黄山奇石 B.美丽的铁臂山 C.险峻的“天都”峰 D.黄山奇景
2.划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音。2分
3.解释词语。 2分
时隐时现:
胆战心惊:
4.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1分
请你用“ ﹏﹏﹏”在文中再画出一句使用了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2分
5.读完短文你会发现,这篇短文的结构很有特点。它是( )式的结构。通过对黄山的( )、( )、( )这三方面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了黄山景色的奇异。 4分
十一.作文(20分)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要求:题目自拟,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