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课足球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小学足球教学(水平三)
教学目标:
1、 乐于学习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方法,并对练习表现出挑战精神
2、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学会交流和合作,并能积极展示自我
3、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心理感受。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阶段
讲解足球明星引出课题, 带领学生热身,学生积极参与对体育明星的交流,明确学习内容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二、合作探究、完成动作学习
学生自由组合成4人一组,每组一只足球,启发学生合作探究脚内侧踢球的方法,并对练习结果进行汇报; 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学习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评议 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三、 努力拼搏,敢于挑战(8人传球游戏)
讲解8人传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比赛的记分办法,把学生分成8人一组,在指定的场地上进行试练,
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帮助,对学生比赛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议并对优胜组和动作进步最大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引导学生交流感受,评议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回收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场地器材:足球20只,录音机一台
案例评析:
足球是学生们特别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足球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踢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到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并能自己组合变化方式进行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本班学生对足球都有一定兴趣,并且会玩一些足球游戏,有一定足球技术基础,班级的班风是活泼向上,能够主动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并且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课的内容选择脚内侧传球(脚弓传球)是因为它是众多传球技术当中最常用的踢球方法,对于没有接触过足球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足球运动本身就是一项不好控制的运动项目,
球会不听自己使唤跑来跑去,课堂上会比较凌乱。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控球(停球)练习,使学生在宽广的大操场上,有规则有计划的进行自主练习。
1、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教师问:球星射门,知道是怎么练得吗?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抢答。当教师问学生是否愿意成为足球明星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由组合,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根据哨声组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合作,形式多样,组合随意,学生乐意,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请学生上来展示,结果,被点名的学生上来没有按照教师的意愿进行。为了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随机应变,按学生的意愿进行教学。
3、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有成就感。
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分组,并让学生发挥想象,用各种形式进行练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该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部分,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踢固定目标,学生激动、兴奋,所以更需要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其中,运用激励性语言,不断鼓励学生,创设展示机会,使学生有成就感。根据学生差异,让学生自行选择难度,体现以生为本。
4、比赛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比赛使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情绪高涨。生与生互动,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学会相互配合。
而课的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练习足球技术显得粗糙。在教学细节把握得不够准确。
2、语言的功底需进一步的加强。一节体育课中,教师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既不能过滥,使得学生分不清重点;也不能过少,致使学生在固定、解救游戏中不清楚老师的意图。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每次上完课都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又开阔了许多。所以我知道,自己需要一次次的锤炼,才能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