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负春光 相约六月
———古诗词中考
复习应对策略
李
亲
顾
初
级
中
学
陈 小 青
2017年5月2日
不负春光 相约六月
———古诗词中考复习应对策略
定州市李亲顾初级中学 陈小青
近几年,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考点之一。鉴赏的考点涉及到: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品味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感知艺术形象。在以往的考查中,学生在古诗词鉴赏画面方面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这已成为了制约中考语文得高分的瓶颈。中考的古诗词鉴赏,分值是4分左右,题型是主观题,以表述题、评述题为主,题量为1-2题。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所以,这节古诗词鉴赏复习课就定位在:一方面训练学生背诵识记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画面赏析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我也分析得分策略”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学生背诵诗词
二、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曲过目成诵,脍炙人口,美不胜收。这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中考的考点和难点之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鉴赏”的专题复习,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三、考试说明新变化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和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见附录三),注意积累、理解和运用。
2016和2017附录的篇目范围未发生变化。
分析:用词更规范,范围更明确。
四、11年未考到的诗篇(发资料,让学生快速的浏览一遍)
• 《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
• 《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望岳》《春望》《使至塞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
• 《饮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飞来峰》《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关雎》《蒹葭》
• 完成《中考我能行》48页相关练习题。
五、明确古诗词默写题型
• 文本填空
• 理解性默写
• 古诗文拓展型默写
六、 学生归纳得分警示
• 留意易写错的字
• 留意11年未考篇章
• 留意每首诗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写景抒情的句子,以及首尾句。
• 引用典故和画面的句子。
七、答题技巧点拨及常见题型的示例和练习
(一)教师进行答题技巧的点拨
近六年诗歌阅读考点和分值表
项目
作家和作品知识
划分朗读节奏
欣赏词语和句子
内容和情感
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总分
2010
2
1
2
5
2011
2
2
4
2012
1
2
3
6
2013
1
3
2
6
2014
1
2
3
2015
7
7
2016
0
0
2
3
5
启发:欣赏句子词语,把握诗的内容和情感,分析语言特点写作方法代替文学常识考查。重理解赏析轻文学常识。
策略: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诗有效落实,把握以下考点。
古诗词------明考点
• 1理解词义句意
• 2划分朗读节奏
• 3欣赏词语和句子
• 4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 5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1)题型一、画面描写
• 第一题赏析“杨花 ”“子规”画面(2分)
• 答:杨花漫天飞舞,漂泊无定;子规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一种飘零与离恨涌上心头。
• 教师分析答案
• 步骤一:找出诗词中的意象及特点 杨花---漫天飞舞,子规---鸣声凄厉
• 步骤二:点明时间、地点 暮春时分 步骤三:概括画面的总体特点飘零伤感,离愁别恨气氛。
• 步骤三:形成画面。
◆学生做练习1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 学生回答并解析:青的烟雾和惨淡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和细沙。用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使读诗的我们感觉到一种冷清愁寂的气氛,这也是此时诗人心情的写照
• 师生共同总结得分策略:
• 步骤一:找出诗词中的意象及特点 步骤二:点明时间、地点 步骤三:概括画面的总体特点
• 补充:古诗词鉴赏中画面特点常用词语
• 1 恬淡闲适 安谧娴静 优美幽静 宁谧悠远
• 2 华美艳丽 明快高旷 热烈欢快 生机勃勃
• 3 清新自然 空灵悠远 朴素自然 清新明丽
• 4 孤寂萧索 空寂寥落 萧条荒凉 荒芜空旷
• 5 雄伟壮丽 辽阔苍凉 深远辽阔 雄浑悲壮
练习《游山西村》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学生分析思路并作答。
• 第一步找意象及特点。
• 第二步时间地点。
• 第三步画面的整体特点--清新明丽
• 第四步蕴含哲理
八、写作与诗词
从当前最火语言类节目《朗读者》开卷语写起。
•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
• “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
• “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
•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 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朗读者》和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 教师下水作文展示《遇见》教师下水作文
• 杜牧遇见了秦淮河便有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千古名句!夜色中秦淮河淡淡的烟笼在冰凉的河面上,轻渺若烟罗,朦胧的月光柔和的洒在河边的沙地上。如梦一般让人心生惆怅!
• 学生习作练习及展示教师讲评。
• 九、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鉴赏画面方法思路
• 步骤一:找出诗词中的意象及特点
• 步骤二:点明时间、地点
• 步骤三:概括画面的总体特点
• 2、作业:默写《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夜雨寄北》《泊秦淮》四首诗。
• 写作练习《告别》
• 赏析
《白雪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画面。
十、总结之歌:
入夜渐微凉,校园寂静空旷。漫漫诗苑欣赏,三十四首记心上。山水写景宜关注,送别别友挂心肠。注释句意与情感,鉴赏写作过目莫相忘。常识变审美飞扬,死记硬背是硬伤。理解赏析是主唱,十五典故巧欣赏。凉凉夜色为谁燃烛光,眼底蕴藏无限期望。炎炎六月,为你我铸就诗词辉煌!定不负那美好春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