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二方连续纹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二方连续的概念、特征,掌握二方连续的结构要素、构成形式及设计的方法步骤。
2、在互动学习中加深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认知。
3、学会辨别二方连续纹样骨格类型。
4、初步具有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能力。
5、在欣赏和认知二方连续纹样的过程中体会:传统图案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审美情操,激发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感受专业学习的乐趣,从而加深对服装专业的认知与热爱。
教学重点:
1、纹样的结构要素之纹样的构成骨格。
2、设计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单位纹样构成后的连续性及整体感的把握。
教学方法:
互动式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法
教学用具:
教师用:二方连续图案范例、民族服饰实物、评价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设备等。
学生用:铅笔、尺子、拷贝纸、素描纸、单独纹样资料等。
教学流程:
一、视频播放、问题引入:
1、视频播放:播放一组少数民族服饰视频。
问:画面中都出现哪些图案形式?
答:单独纹样、适合纹样等,还有花边。
引出花边------二方连续纹样的俗称。
进一步展示服饰实物,加深感性认识。
2、板书概念:二方连续纹样。
二、欣赏讨论、学习新知:
1、实物示教——明确概念
展示传统器物和民族服饰上二方连续纹样并分析,引导学生进入赏析阶段,进而明确概念。
2、探讨总结——纹样特点
通过欣赏观察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出纹样特点:重复、连续、节奏感等(板书)
重复
连续
节奏感
适合装饰于服装的领、袖、襟、腰、裤腿等部位。(板书)
3、黑板图示——骨格类型
散点式
波线式
斜线式
结合式
接圆式
几何式
4、巩固新知——纹样辨别
出示服饰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学生进行骨格类型的辨别,从而进一步加深印象,巩固提高。
5、讲解示范
对纹样设计的方法步骤进行示范。
(1)、画格子
(2)、定骨架:可以是结合式,也可以是倾斜式等。
↑
↓
↑
↓
↑
(3)、勾线条:
(4)、填色彩:
(5)整体调整
三、分组实训,掌握技能
全班分六个学习小组,每组安排一种骨格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5个单位的二方连续纹样。要求:以花卉为题材,造型简洁,完成铅笔稿。
组别 项目
骨格形式
实训内容
强调实训要点:
一组
散点式
1、选花型定尺寸
2、设计单独纹样
3、确定骨格形式
4、完成铅笔正稿
5、做好讲评准备
1、单独纹样重复的个数。
2、骨格的灵活运用。
3、纹样结合关系的处理。(难点)
4、绘制的精细度。
5、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二组
波线式
三组
斜线式
四组
结合式
五组
接圆式
六组
几何式
四、自评互评、展示交流
项目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骨格的运用 20分
绘制精细度 20分
纹样的美感 20分
整体连续感 20分
构图与尺寸 20分
总 分 100分
五、课堂总结:
1、概念、特征、骨格类型。
2、实训中的收获与不足。
六、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设计裙摆或袖头处的纹样。
板书设计:
一、概念: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上下或左右循环连续延展的带状纹样。
二、特点: 重复、连续、节奏感。
三、骨格形式:有散点式、倾斜式、波浪式、结合式、接园式、几何式等形式。
四、设计要点:
1、个数。 2、骨架运用。3、结合关系的处理。
4、精细度。 5、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五、实训任务:
设计:4-5个单位的二方连续纹样。
要求:以花卉为题材,造型简洁.完成铅笔稿。
尺寸:8X24c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