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4950 上传时间:2025-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教学备课表 单 元 第三单元 课 时 1 课 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会根据发现的规律写商。 3、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商 教学准备 学习材料 计算器 教学材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⒈游戏---“我的特异功能” 师:上课之前我们玩一个“我的特异功能”的游戏。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想在心里,别说出来。比如我最喜欢数字‘2’,就在计算器上一连输入9个“2”,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除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师:那下面的学习大家还敢不敢挑战?有没有信心? 2.揭示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⒈ 用计算器计算 ⑴ 出示例题9 1÷11= 2÷11= 3÷11= 4÷11= 5÷11= ⑵ 设疑交流 要求学生用计算器先算出前2道题的结果,指名学生汇报 1÷11=0.0909… 2÷11=0.1818… 师:思考一下,这些题目的商呈现出什么规律?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用计算器继续计算接着的3道题,指生汇报计算结果,全班订正 3÷11=0.2727… 4÷11=0.3636… 5÷11=0.4545… ⒉ 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⑴ 自己观察,独立发现。 ⑵ 小组交流,感知结果。 ⑶ 全班交流,集体汇报。 师结合学生的发现,总结规律。 商的规律是:都是循环小数,且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⑷ 引导学生观察。 1÷11=0.0909…的循环节是09;2÷11=0.1818…的循环节是18;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 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2倍,循环节也扩大2倍,被除数扩大3倍,循环节也扩大3倍…… 师:根据发现的这一规律,不计算,你们能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吗? ⒊ 根据上面的规律,运用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 ⑴ 出示: 6÷11= 7÷11= 8÷11= 9÷11= ⑵ 学生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商。 学生独立完成,略有困难的,可合作完成。 ⑶ 集体订正,加深理解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些商的? 指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数字宝塔: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5页,做一做。(探究乘法的计算规律) ⑴出示 3×0.7= 3.3×6.7= 3.33×66.77= 3.333×666.7= 3.3333×6666.7= 3.33333×66666.7= ⑵ 明确要求。 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4题的结果,找出规律,试着写出后2题的积。 ⑶ 交流反馈。 根据学生计算的结果和发现的规律板书: 3×0.7=2.1 3.3×6.7=22.11 3.33×66.77=222.111 3.333×666.7=2222.1111 3.3333×6666.7=22222.11111 3.33333×66666.7=222222.111111 ⑷ 形成规律。 师:你是根据什么写出这些题的结果的? 生:根据积的规律写出了它的计算结果。 积的规律:第一个因数中有几个3,积就由几个2(整数位)与几个1组成(小数位)。 2、寻找奥秘:37页第12题用计算器计算前3道,直接写出后3 题的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36= 1234.5679×18= 1234.5679×45= 1234.5679×27= 1234.5679×54= 3、(随机)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A、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B、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作业设计 A类题(基础题) 1.课本p38的第13题,不计算,运用规律直接填出得数,再用计算器验算。 6×0.7=4.2 6.6×6.7=44.22 6.66×66.7= 6.666×666.7= 2.课本p38的第14题,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7= 2÷7= 3÷7= 4÷7= 5÷7= 6÷7= 3.课本p38的第15题,按规律填数。 (1)6.25 2.5 1 0.064 (2)7 3.5 1.75 0.21875 B类题(选做题) 一串珠子按“二黄三红五绿”的规律穿起来,第2010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的?在这2010颗珠子里有多少颗红珠子? 板书设计 教学思考 10月14日我上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中的“循环小数”后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新的数学思想,提高探索发现规律,进而再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现将本节课的得失总结如下: 1. 我将“我的特异功能”这个游戏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心中想一个“1-9”的数字,不要说出来,接连在计算器上输入9个想到的数字,把这个数字除以12345679.我的特异功能就是,只要你告诉我计算结果,我就能猜到学生心中所想的数字。这一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自己的语言不够幽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有点遗憾。 2. 第二环节,我先让学生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器计算前面2道题,试图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但大多学生感受到了规律,却表达不了规律,接着让学生计算后面三道题,发现了规律的同学正好验证自己的规律是否正确,没有发现规律的同学边计算规律。计算前5道题后让学生讨论找规律,找到规律后运用规律写出后两题的结果。这个环节我的条理还是比较清楚,但是由于我自己放不开,只是让同桌之间交流,没有分组交流。没有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感觉还有很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真正的让每个学生表达出规律。值得开心的是学生说出了3种不一样的规律。 3. 课堂巩固练习也应做适当调整。我加了一道第一个因数小数部分8个3,第二个因数整数部分8个6,求积。一个小的拓展,让学生感觉在学习中有新的挑战。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较多的教师都只能“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而“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上,在例题和习题的呈现方式上,我们不妨大胆改革,要勇于突破自我,只要我们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可以有我们自己特色,尝试着变换例题,应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大胆地改变,只有不断给学生制造“麻烦”,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出错,才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本来还设计了数字黑洞和一道找规律的题,但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讲到,主要是前面的2题找规律花了很多时间,整堂课我的时间没有把握好。 4. 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我课堂语言应该生动幽默,课堂要活泼。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上,在例题和习题的呈现方式上,我们不妨大胆改革,要勇于突破自我,只要我们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可以有我们自己特色,尝试着变换例题,应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大胆地改变,只有不断给学生制造“麻烦”,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出错,才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