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登上地球之巅 (3).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9374283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上地球之巅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登上地球之巅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人 张洁 课型 新授 时间 课题 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内容。 3、复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4、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复核课文,提高学生概括能力。 3、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主旨。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大家都爬过山吗?爬山时身体的感觉是什么样?累、渴、筋疲力尽,上到山顶之后自豪等。我们爬的 山往往海拔不过千米,走的是修好的山路,我们还带着充足的水、食物,中间可以随时休息,即使如此,我们仍感到疲惫不堪。如果面对世界的最高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我们只能望山兴叹了。登山,锤炼的是人的信念、勇气和意志。50年前中国登山健儿用超人的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挑战人类极限,在珠峰成就了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今天我们学习《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感 受他们的力量。 二、解题。学生交流后媒体展示珠穆朗马峰、作者的简介等资料。 三、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四、审读题目和导语,进行联想,提出问题。(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归类,媒体展示) 1、谁要登上地球之巅? 2、为什么要登上地球之巅? 3、登山中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4、最后登上山巅了吗? 5、文中人物是什么样的人? 五、自学。 1、齐读字词,正字音。 2、自读课文,找出表示时间、人物心理、感受、环境描写的句子。 3、完成学习目标。 六、交流。 1、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生动记叙了登山队员们突出顶峰的过程。 2、理清结构。 开始登顶(1-3)——攀登第二台阶(4-8)——与黑暗博斗(9-12)——刘连满过度疲劳停止攀登,冒死将氧气留给队友(13-15)——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勇登峰顶(16-23) 3、复述课文内容。 4、联想问题 (1)王富洲、屈银华、贡布。 (2)从上世纪初世界登山爱好者就开始尝试攀登珠峰,印度人曾一度叫嚣,中国人从来没有登顶过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根本不能算是中国的领土范围。从这种意义上看,1960年独立攀登珠峰北坡是中国人民带着巨大的热情和智慧,不顾一切地捍卫祖国的利益与尊严。国家登山队特别是最后登顶的三个队员完成了人民的重托,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民族是伟大、坚强的民族。 (3)他们四人从8500米处开始冲刺,两小时后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刘连满甘当人梯,他们同心协力登上了陡滑的第二台阶。接着他们又遇到了黑夜、缺氧的挑战。黑暗中他们借着星光和白雪夜的反光,摸索前进。刘连满因体力消耗过大,不得不停止前进,半昏迷中他把自己的氧气留给队友。最后的三个勇士在苍茫的夜色中匍匐在冰面上艰难前进,那些时刻,时间和空间都凝固了,每一步都无比艰难,每一次喘息都清晰可闻。从8830米处他们勇敢地进行危险的无氧攀登,在闪闪的星光下登上顶峰,把五星红旗、毛泽东的半身塑像庄重地放在顶峰。 (3)他们先后遇到了山路险峻、黑夜、寒冷、缺氧、严重的高山反应、身体虚弱等困难。 (4)三个人登上了地球之巅。 (5)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命感,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有着崇高的献身精神,有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七、解疑、拓展。 1、最后冲刺的是四个人,成功登顶的只有三个人,你认为刘连满会觉得自己委屈吗? 他不会。因为他是个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为了完成这次使命,不顾一切的人,他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更不会在意个人的名利、得失。 2、文中为什么要详写攀登第二台阶的过程,刘连满作人梯、留下氧气给队友? 因为这二“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详写刘连满作人梯、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为了集体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他是登山队的杰出代表。 3、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登山中遇到的困难? 靠的是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4、、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紧张的阅读之余可以放松一下,欣赏美丽的珠峰景色。一 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5、小游戏。启示:在危难面前,要先考虑到他人,让别人先出去。 八、自测。 1、听写并解释划线词语。 砭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勇往直前 轮廓 崎岖 缭绕 2、片断写作。探险,需要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以前文的奥茨、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100字左右) 3、展示学生作品。 九、自我总结。回顾学习过程,突出重点。从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对本课学习作一总结。 十、总结。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生生不息,热爱国家、坚强不屈、前赴后继、无所畏惧、团结互助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根,在登山队员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些精神,我们要传承民族精神,在人类探险史上留下更多中国人书写的辉煌的篇章! 十一、作业:整理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