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两水中学课时计划(备课时间 年 月 日)总第 课时
课 题
锐角三角函数()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进行含有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
重点
运用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探究过程
教法
讲练结合
教具
粉笔
教学过及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一、导入5分钟
二、探索新知2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五、归纳小结5分钟
一、 创设情景,迁移知识
1.回顾反思
探索: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sin30°是一个常数.用刻度尺量出你所用的含30°角的三角尺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长,与同伴交流,看看常数sin30°是多少.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
sin30°=,
即斜边等于对边的2倍.因此我们可以得到: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操作感知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观察两块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
学生发言:它们有四个不同的锐角,分别是。
教师提问:(1)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得到的?
(2) 等于多少?
请大家以两块三角尺为学习工具,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拿两块三角板首先对角的三角板进行观察,很快得出角的三角板三边比值是1::2,从而运用正、余弦,正、余切的定义推出;
教师活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得到,四个三角函数值。
学生活动:将探究出来的结果填入课本91页表格中,然后认真分析其记忆规律。
二、 范例学习
1.例1:计算
(1)
(2)
解:(略)
2.例2: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是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动至最高位置时与最低位置的高度之差。
解(略)
三、 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91页练习第4题
四、 课堂总结,提高认识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让学生谈谈如何记忆三角函数值(特殊),引导学生学会记忆公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反思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反思巩固新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学生活动:和老师一起完成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和教师一起动手感知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范例学习
学生活动:练习
教师活动: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教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审批
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