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河滨小学 邹凌燕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儿童气息浓郁的三拍子歌曲。教材是语文常用的方格形式记录“小小的船”的歌词。运用同学们熟悉的记录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将音乐的节奏展示其中,让学生在朗诵歌词的同时感受三拍子的节奏。歌曲给人以小船在微波中荡漾之感,清新愉悦。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主人公坐着小船似的月亮遨游天空的天真遐想,充分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探索宇宙奥妙的美好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玩,而这一课是继一年级上册第7课《读读、唱唱》的延续。它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与学生生活的结合。教材利用文学作品,配上优美的音乐形成一首让学生熟悉又陌生的歌曲,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利用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去主动参与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在美的旋律中增强艺术感染力。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以学生音乐积累、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整堂课以节奏为主线,从感受、理解到掌握规律并应用于艺术创作活动,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和实践性、创造性原则。
教学内容
1、学习儿童歌曲《小小的船》;
2、用各种教学手法让学生表现《小小的船》的旋律,充分体现孩子们渴望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1、通过语言、律动去感知三拍子的音乐;
2、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都用心去感受音乐和体现音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头饰。
这是一堂小学一年级在学校上的一节研讨课。一(3)班的小朋友早早地坐在教室里。我和一(3)班小朋友已经是非常融洽的好朋友了。我爱他们,他们也喜欢我。今天,小朋友们显得有点兴奋,又似乎有点紧张。这跟周围坐得好多老师有关。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互相问好,并播放《让爱传出去》的音乐,大家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起了律动。这是为了让小朋友们调动情绪,更好地进入学习氛围。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接着,我出示课件,蓝蓝的天空上有许多闪闪的星星。老师说:“看星星在蓝天上多美啊,缺少什么呢?”通过谈话激趣形式引出了今天这堂课的主角――月亮。
(把天上的月亮搬进了教室,蓝蓝的星空移到了孩子们的面前,伴着优美的诗歌朗诵,使孩子们犹如身临其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被情境迷住了,有几只小手高高举起。
生:学生回答说:“缺少月亮”。
老师接着引导学生:你们喜欢看月亮吗?
生:(异口同声)喜欢。
师:“在生活中,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有关的图片课件: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的月亮。
师:屏幕上的这个呢?像什么?
生:(异常兴奋,都高高举起手来)弯弯的月亮,像香蕉、像眉毛、像镰刀。
我快速走到黑板前,写下《小小的船》歌曲,同时提出问题师: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这么美的夜空,有一首歌赞美它,想听吗?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
1、教师播放《小小的船》的范唱,让学生欣赏。
师:你们听后,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
生: 很舒服、很优美很好听等等
师: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生: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儿蓝蓝的天。
(设计意图:初步养成一年级的学生听音乐和感受音乐的习惯,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新课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也去感受一下,请同学们读一读歌词。
1 、 师生一起边读边摇摆身体。
(2) 配上音乐朗读一遍。
(设计意图: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读,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者作出体态反应,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教师同时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或者拍手拍退的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2、“画月亮”比赛,播放《小小的船》的伴奏音乐,第二次欣赏歌曲的旋律。
师:你们听的真仔细,你们画过月亮吗?
生:画过。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每一组请一个人上来画画他心中的月亮是怎么怎么样的,要求在音乐开始才可以画,音乐结束后就要放下粉笔回到自己的作为。看哪一组画的又快又好。下面的小观众们也可以跟我这样做动作。(播放伴奏音乐,让学生再一次对歌曲旋律的听赏,并且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简单的摇摆的动作让学生初步体会三拍子的韵律。)
师:评比学生的画。
(设计意图:音乐跟美术是相结合的,这个环节在无意识中对歌曲的记忆,感受歌曲的节拍;通过学生的评比,达到了学生共同讨论的气氛。)
3、结合伴奏用LU来哼唱,并体态来表现三拍子的韵律。
师:现在我们看着同学们画出的美丽月亮,边模唱边拍节奏。
4、教师边念第一句歌词边做三拍子的动律,让学生初步感受三拍子的美感。
师:你们看老师这三拍子有什么不同?
生:前一拍重点,后两拍轻点。
师:对,那你们能不能用别的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韵律啊?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挥有关三拍子的动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师:你们的动作太有创造力了,老师真佩服!,那请同学们按节奏跟随老师的节奏念出来,好不好?
生:好
(设计意图:在有感情的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读,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者作出体态反应,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教师同时也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或者拍手拍退的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5、请个别同学完成四个乐句的学唱、歌表演。
师:你们真不错,现在我们来玩另一个游戏,你学会了哪一句,请做你小老师教教同学。
把你自己学会的那句歌词唱出来,好不好?(第一遍学唱)
生:好!
师;那我们一起来,第一位准备,听老师弹旋律———
(老师弹 5 3 5 │ 3 — 2 │ 1 6 3 │ 2 — —
, ?
(生 : 弯 弯 的 月 儿 小 小 的 船)
师:唱的真不错,你们能唱的更好。我来问一个学生,你觉得老师漂亮吗?
生:(异口同声)漂亮。师:谢谢!
师:那你就学老师这样说“老师真的——是好漂亮啊— —”,你把那个“的”字唱长点,好吗?
生:老师真的—是好漂亮啊— —!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 —
(学生跟唱)
师:真不错,就这样唱,来,全班一起来唱,而且要温柔点唱。(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演唱。)
师;第二位来。 (唱完后请同学评价,老师小结)
(师弹奏: 5 3 5 │ 3 — 2 │ 1 6 3 │ 1 — —
?
(师生唱: 小 小 的 船 儿 两 头 尖。)
师:第三位来。(唱完后请同学评价,老师小结)
(师弹奏:3 2 3 │ 1 1 6 │ 1 5 3 │ 2 — —
我 在 小 小 的 船 里 坐。
师:第四位来。(唱完后请同学评价,老师小结)
(师弹奏: 3 2 3 │ 5 6 5 │ 3 — 2 │1 6 3 │1 — —
只 看 见 闪 闪 的 星 儿 蓝 蓝 的 天。
7、接龙唱,检查并且巩固对歌曲的掌握程度。(第二编学唱)
师:现在我们试试老师唱上半句,你们唱下半句。
8、接龙唱方法2。(第三遍学唱)
师:你们唱的真不错,我们换种方式来,老师是一只小燕子,我飞到哪里哪一组就唱。(老师放伴奏音乐,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设计意图: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刚接触一首新歌曲,由于水平不同,学生在初唱歌曲时就存在着差异,因此,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研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小朋友们很快学会了唱这首歌。但我发现,他们还没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于是,我就用快乐的心情,满脸微笑地演唱了《小小的船》,并请小朋友们评价。
生甲:(笑眯眯)老师唱得很好听!
生乙:老师很有感情。
师:(提醒了一句)你们想想刘老师唱得有哪些不妥?
这首歌是小青蛙找家(我故意把第一拍唱得重一些),刘老师唱的时候表情怎样?
生:(异口同声)优美、抒情。
这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快步走到他跟前,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他,他缓缓地站了起来说:“小朋友在船上的心情应该是高兴的。”
我及时奖励了他。
这时,场面发生了变化。
生:(异常兴奋,都高高举起手来)我来!老师,老师,还有……
生甲:心里很喜悦。
生乙:心里很兴奋。
生丙:心里很幸福。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地奖品又发出了好多枚。
接着,我让他们表演小朋友坐在船上那种高兴、喜悦、幸福、兴奋的表情。
此时,小朋友,们才真正学会了演唱《小小的船》。
(三)创设情景,表现歌曲。
为了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兴趣,我又让学生戴着老师们做起来的月亮头饰来表演《小小的船》,全体小朋友们都异常兴奋地参与。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星空的图片。(有月亮、星星、)
师:小朋友想不想变成一只小船?
生:想!
师:那我们与同桌的小朋友手拉手合作,模仿小船,跟着音乐边唱边去空中游玩,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
(四)、拓展练习
师: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你们有看过别的小船?吾,老师收集了很多小船,
你们想不想看看?
(播放内容:船的各种类型,包括宇宙飞船,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等,配上《小小的船》的音乐。)
师;银河里除了有月亮,还有什么呀?同学们,宇宙很神秘,你们想不想去探了明白,那可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登上太空飞船。
(设计意图:利用想象力丰富的小朋友兴致浓厚时,我点燃学生们希望的火花。帮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什么歌曲?我们还做了很多游戏,知道歌曲的强弱,我们要把握好。
教学反思与研究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一(3)班的小朋友们都拿着月亮头饰来上学。又过了两天,我去一(3)班上课,发现还有几位小朋友仍带来了月亮头饰。一些小朋友提议:老师,我们还想玩“月亮船”的游戏……望着他们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我心情激动、思绪万千。在以往的音乐课上,老师是唱主角,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在音乐课中并没有感受到美和乐趣,所以会导致许多的孩子厌恶上音乐课,一上课就出现打瞌睡的现象。新教材打破了这种“满堂灌”的模式,他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与探索和创造,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思考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个好的开始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为今后上好音乐课打好基础。从音乐教学角度,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的前提。黑格尔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品”。只有重视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才能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出发,用一颗诚挚的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从中得到快乐、温馨,从而真正喜欢上音乐课,这样有利于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和大脑对新事物的刺激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有趣的新事物来吸引他们。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教育转入学童教育,从身心发展来看,是一个较大的转折点。在上述案例中,我运用找问题、表演、画画、大头饰、发奖品等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这样。一节课就能上得轻松愉快而又有情趣。
思考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探究
要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使之转变成为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创造式学习,关键问题是要彻底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变“教会”学生知识的手段为“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自我寻找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上述案例中,我让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教师用高兴的心情演唱《小小的船》是否恰当,并让他们自己感受小朋友坐在月亮船上的那种高兴、喜悦、幸福、兴奋的表情,还让他们戴着月亮头饰参与“月亮船”的游戏。这样就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走进音乐殿堂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这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当前音乐改革的需要。
作为一名21世纪的音乐教师,不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来组织教学,而且更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本身的特点,挖掘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我将以此案例为探索、为起点。为学生敞开音乐课的大门,让更多的孩子走进丰富多彩、启迪智慧的音乐殿堂!用快乐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们也不因为是有这么多老师观摩的公开课而变得拘谨,反而更加活跃,主体意识非常强烈,就这样,师生共同构建了一个快乐的音乐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