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1、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座新型的桥的特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篇科幻故事,讲兰兰的爷爷带她外出途中经过两座桥,一座是架在水中的奇特的潜水桥;一座是能折叠的方便携带的塑料桥。课文给学生新奇的想象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座新型的桥的特点。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找出描写这两座桥的句子。
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比较完整地找出描写有关事物的句子,比较不容易。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了解这两座桥的特点,找出有关句子的时候,通过读课文,看动画,再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在培养学习查阅资料和创造能力时,教师都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大概的步骤,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为刚上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习惯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识字量大,能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大概内容。他们个性活泼,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能比较熟练地操作“画图”工具。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合作学习式策略:在学习课文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以四人小组的学习形式进行合作学习。
2.自主学习式策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自主选择网上的的各种信息材料进行浏览,使学生自主地学习知识。
3.合作学习式策略:在浏览资料,设计小发明后都设有小组汇报的环节。创建学生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各尽其长,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技能。
五、教学媒体设计
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网络作为教学媒体。在学习课文时,运用网络广播动画,使学生从课文文字的抽象变为动画的具体。学生运用网络查阅了网上的资料,有效地达到拓宽知识的目的。在设计小发明环节,学生使用了“画图”工具进行设计。在整节课中,教师经常使用网络的广播功能进行演示,监控。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兰兰过桥》这篇课文的生字,初读了课文,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出示图片)有架在路上的桥,有架在水上的桥。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兰兰和她的爷爷过了两座桥(出示课文插图)你还记得是什么桥吗?
板书:潜水桥
塑料桥
2.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潜水桥?哪些自然段是讲塑料桥的?
3.这节课,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这两座桥。
二、学习课文,了解特点。
(一)学习潜水桥
1.自由朗读第1-第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潜水桥的。
2.课件演示
课文1-4自然段的动画。听听潜水桥是怎样的。
3.找出写潜水桥的句子,复制以后把句子粘贴到练习部分中word文档。做完就自由朗读句子。
4.学生练习,教师利用网络监视。
5.指名说。利用网络评议。
板书:架在水里用玻璃砖造
6.这座桥跟我们认识的架在路上的,水上的桥不一样,它是架在水里的,怪不得它叫——潜水桥。齐读句子。
7.课文从桥的名称,建造的地方,选用的材料三个方面介绍这座潜水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起到有效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任务。
教师以“读-看-找-读”的学习步骤进行可以使学生从文字的抽象到画面的具体后重新回到文字的抽象,有利于进行的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掌握“读-看-找-读”的学习方法,为合作学习5-9自然段打下基础。
利用网络监控,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进行说话练习,可以把规范的语言文字内化。
(二)学习塑料桥
1.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学习第5-9自然段.
2.请大家先读课文5——9自然段,再看动画,找出描写塑料桥的句子。最后把句子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找到了就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
3.小组操作课件练习,教师网络监控。
4.检查,反馈。
板书:塑料管子打进空气
5.齐读句子。
6.你们能看着书上的插图把这种塑料桥向你的同位介绍一下吗?
(三)小结
为了能通过波浪滚滚的大海,能观赏海底的鱼儿,爷爷发明了潜水桥。为了能过小河,爷爷又发明了轻巧方便的塑料桥。他真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同学们,只要我们学好科学知识本领,发挥大胆的想象,敢于创造,相信大家也能成为一个小小发明家。
三、浏览资料,拓展知识。
1.老师大家给大家介绍两个网站,一个是(桥梁风景)和(身边科学——时代的脉博<创新篇>)。
2.演示进入网站的步骤。
3.看完后请你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4.学生浏览网页。
5.四人小组汇报。
四、鼓励想象,敢于创新。
1.刚才大家看到很多新型的桥梁和新颖的发明创造,为我们解决了许许多多生活中的困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学习遇到些什么困难呢?你能用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来解决问题吗?
以四人小组的学习形式,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步骤进行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合作学习式策略。
利用网络监控,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指导。
汇报自主学习结果,师生共同评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课文小结,让学生了解,爷爷是个桥梁专家是因为他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新型的大桥。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鼓励,树立他们进行创造发明的信心。
教师进行步骤演示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学生通过自主浏览相应网站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兴趣,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性学习和网络资源共享的优势。为下一环节自己设计小发明作准备。
小组汇报查阅的资料,体现合作学习式策略,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技能。
使学生知道进行小发明可以从解决实际困难出发,树立了他们的信心,不觉得设计小发明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2.请你们发挥大胆的想象,在“画笔”中进行小设计,可以是设计桥梁,也可以设计其他东西。设计好了,就从名称,样子,作用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利用“画图”工具操作。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你的小发明叫什么,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用。
5.指名介绍。
五、总结。
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为你们大胆新颖的小发明小创造感到高兴,希望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了能有更多更多的发明创造。
明确学习要求,鼓励发挥大胆的想象。
利用“画图”工具的优越性进行设计,更方便实效。
汇报自己的设计成果,使学生有成功感,也体现合作学习式策略。
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渗透思想教育。
六、板书设计
9 兰兰过桥
潜水桥:架在水里用玻璃砖造
塑料桥:塑料管子打进空气
七、练习设计
提问:哪些句子是写潜水桥的?哪些句子是写塑料桥的?
操作:设计一个小发明小创造。
说话:从名称,样子,作用三方面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小发明小创造。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始
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网络各种桥的图片复习上节课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学习课文,了解特点。
网络
网络
网络
读文1-4段网络动画找句子评议读文自学5-9段
浏览网站,拓展知识。
网络
理解浏览网站小组汇报个别汇报
鼓励想象,敢于创新。
网络
汇绘画设计发明小组汇报 个别汇报
总结
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