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本信息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语文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
教师
张影
单位
长岭县第三小学
课题名称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3.夜莺的歌声第一课时教案
学情分析
【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理念,始终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以情促读,以情感人。从而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达到与作者的共鸣。【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重视“以读为本”,突出感悟,以课文为媒介,教学时以情促读,以情促思,以情感人。借助恰当的媒体渲染,在悉心营造的情感世界里,想象场景。【教材分析】《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本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感情,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学情分析】现在中国处于和平年代,四年级的小学生对战争比较陌生,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多少灾难,他们可能不太清楚,因此,教师要搜集许多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方法与途径、1.以读促悟,以读激情。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三)情感与评价1.感悟雷利与爸爸诀别时的悲痛心情和制止战争的决心。体会他从心底里迸发的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与爱的美好情感。2.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入情 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记得这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什么?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声?板书: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二、深入探究,感悟形象1、师:这个中国孩子失去了他亲爱的爸爸,因此他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那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1到4自然段,把描写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生自读交流)交流,请同学们一起来说自己的看法。(生汇报)2、结合重点句子,感悟父亲形象①爱和平,(让其读相应的句子,指导朗读并体会:爸爸是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爱家庭。(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朗读并体会:爸爸除了热爱家庭,还对这次行动充满的信心。)③才华横溢。(体会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指导读出赞扬与自豪的语气。) 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1、品读第三自然段,体会痛失父亲①自由地读一读这段文字,哪个词最能打动你,打上着重号,再谈谈你的感受。(生自由读)②从染红了,侵满了,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情景?体会“钉”字的含义。③想象: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④ 三个感叹号说明了什么?应该怎么读? 2、学习5、6自然段,体会世界并不太平1、过渡: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中时,回望世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1)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2)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出示多媒体课件)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3、学习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心声自读最后一段,跟作者一起激情呼吁!(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1)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2)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3)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l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为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这是小作者的美好心愿,是所有中国孩子的美好心愿,也是全世界孩子的共同心愿。四、拓展升华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什么呢? 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有很多感受,让我们也写几句呼吁世界和平的话吧。
板书设计
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作业或预习
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封信。
自我评价
这篇课文感人至深,学生通过朗读融入文章的情景,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对课文的内容基本掌握。教学时,我课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音乐,借助音乐的烘托、图片的渲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通过观看战争的图片及相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从而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最后的配乐朗读,使课文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从而实现了师生与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本人的情感朗读指导不到位,部分学生朗读没有感情,这有待以后提高,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导师评议:
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