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10课 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注:打*的为选修内容)
考纲
课标
考点关注
①《人权宣言》*
②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③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①《人权宣言》内容及意义;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及内容;③德意志统一的方式;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及特点。
【自主学习】
一、重要概念解释:
议会制共和制:是以议会作为国家政治活动中心,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二、知识梳理:
1、确立方式:资产阶级革命—— 。
*1789年《人权宣言》:
①法国大革命期间集中体现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文献。
②核心: 、 、 和
③体现启蒙思想的原则: 、 、 、 ;
④影响:确立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专制王权;为法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的确立
(1)总统---------实际权力十分有限(注意与美国总统的区别)
①产生:由议会 产生,对 负责
②职责: 权;提出 ;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2)内阁:①产生:总统任命,对 负责;
②职责:行政权;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3)议会:①产生: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普选产生
②职责: 权;选举产生总统及内阁,并监督政府。
2、确立标志:
年 的颁布。
3、巩固:议会对宪法做了修正和补充,从法律上堵塞了所有 的复辟之路。
4、意义: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1、确立方式:自上而下的
2、确立标志:
年
《 》
的颁布。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皇帝:①地位:国家元首
②职权:总揽一切大权
(2)首相:由 任命产生,对 负责;
(3)议会:①产生: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国会, 产生;
②职责:立法权(通过的法律须经 批准);
(1)性质:不彻底, 的君主立宪制。
(2)积极: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局限:① 色彩浓厚——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②具有浓厚的 色彩——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历史渊源。
3、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
1、 阅读材料:材料一法、德国家政体比较:
项目
法国
德意志帝国
不
同
政体
①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②
元首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
③
元首任职
④
终身制
国家权力中心
⑤
⑥
政府首脑名称
总理
⑦ (宰相)
首脑产生方式
⑧
皇帝任命
相同
①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②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材料二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国家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I(岳麓版)
回答:
(1)补充完成材料一表格,写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所对应内容;
(2)与材料一所反映的法国和德国两种政体的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特点。
(4)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两同政治体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后,1789年8月颁布了《人权宣言》,宣言阐述的基本思想是( )
A.自然权利、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C.自然权利、议会至上 D.社会契约、三权分立
2. 1895年恩格斯指出:“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材料表面恩格斯( )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专制的本质
B.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了合法斗争
C.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3.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4.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5.法国近代史上宪法修改更迭频繁,但多部法国宪法都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永久废除君主制 B.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民主制度
C.确立了人权和法治原则 D.构建了三权分立的宪政体制
6.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7. 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 )
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最高法院
8.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此宪法体现法国政权的特点包括:①体现了分权的原则 ②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③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④内阁对总统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议会有创意并制定法律之权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C.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10.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巨大权力的国家元首是( )
A.皇帝 B.宰相 C.总统 D.议长
11.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12.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13.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14、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15.普法战争后,法、德两国最终确立了近代政治体制。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点是( )
A.国家元首掌握实际政治权力 B.内阁的任命须经议会同意
C.选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议机构 D.行政首脑由国家元首任命
16.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英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
二.材料题:材料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到处在残杀人民!他们从你的怀抱里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1)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曲》被广泛传唱。依据材料二你认为《马赛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集中体现资产阶级人权思想的文献是什么?这一文献对法国民主政治的确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