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组合逻辑的特点
2、利用逻辑转换仪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
二、实验原理
组合逻辑电路是一种重要的数字逻辑电路:特点是任何时候的输出仅仅取决于同一时刻输入信号的取值组合。根据电路确定功能,是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过程,一般按图1-1所示步骤进行分析。
最简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
组合逻辑电路
推导 化简 列表
真值表
确定电路功能
分析
图1-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步骤
根据要求求解电路,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过程,一般按图1-2所示步骤进行设。
逻辑表达式
真值表
问题提出
分析 归纳
逻辑图
化简变换
图1-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逻辑转换仪对已知逻辑电路进行分析。
① 按图连接电路
② 在逻辑转换仪面板上单击按钮(由逻辑电路转换为真值表)和按钮(由真值表导出简化表达式)后,得到如图琐事结果。观察真值表发现:当四个输入变量中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0,当四个输入变量中1个数为偶数时,输出为1.因此这是一个四位输入信号的奇偶校验电路。
图1-3 待分析的逻辑电路
图1-4 经分析得到的真值表和表达式
因此这是一个四位输入信号的奇偶校验电路。
(2)根据要求利用逻辑转换仪进行逻辑电路分析。
① 问题提出:一火灾报警系统,设有烟感、温感、和紫外线三种类型不同的活在探测器。为了防止错误报警,只有当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探测器发出火灾探测信号时,报警系统才产生报警控制新号,试设计电路。
② 在逻辑转换仪面板上根据下列分析出真值表如图:由于探测器发出的火灾信号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高电平,代表有火灾;一种是低电平,表示无火灾。因此,令A\B\C分别代表烟感、温感、紫外线三种探测器的探测输出信号,为报警控制电路的输入,令F为 报警控制输出。
③ 在逻辑转换仪面板上单击按钮(由真值表导出简化表达式)后得到最简化表达式。
④ 在上步的基础上单击按钮(由逻辑表达式得到逻辑电路)后得到逻辑电路。
图1-5 真值表和表达式
图1-6 实验所得电路
四、思考题
1、设计一个4人表决器,3人或3人以上同意则通过。
利用逻辑转换仪得真值表和表达式如下:
图1-6 分析所得真值表的表达式
根据真值表和表达式得逻辑电路如下:
图1-7 所要电路
2、 利用逻辑转换仪对下图所示逻辑电路进行分析。
图1-8 所要分析的电路
分析如下:
图1-9 实验所得真值表的表达式
实验二 编码器、译码器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编码器、译码器的工作原理。
2、常见编码器、译码器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我们知道数字信号不尽可以用来便是数,还可以用来表示各种指令和信息。所谓的编码是指在选定的一系列二进制数码中,赋予没个二进制数码以某一固定含义。例如,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十六进制数叫做二—十六进制编码。能完成编码功能的电路统称为编码器74LS148D是常用的8线—3线优先编码器,如图1所示。在8个输入线上可以同时出现几个有效的输入信号,但只对其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有效信号进行编码。其中7线优先权最高,0端优先权最低,其他优先权按端脚递减顺序排列。~EI为选通输入端,地点凭有效,~EI=0时,编码器工作正常。E0为选通输出端,GS为优先标志端。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将输入的每一个二进制代码赋予含义翻译过来,给出相应的输出信号。能够完成译码功能的电路叫做译码器。74LS138D属于3线—8线译码器,如图2
所示。该译码器输入高电平有效。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8-3线优先译码器
1)说明:利用9个单刀双制开关切换8位输入端和选通输入端输入电平状态。利用我哥探测器观察3位信号输出端、选通输出端、优先标志端输出信号的电平状态。
图2-1 8-3线优先编码器仿真电路
2)步骤:
①按图2-1连接电路
②切换9个单刀双制开关进行仿真实验,将结果填入表1.输入端的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x表示高低电平都可以。输入端中的1表示探测器亮,0表示灭。该编码器输入、输出均为低电平有效。
输入端
输出端
EI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A2
A1
A0
GS
E0
0
X
X
X
X
X
X
X
X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X
1
1
0
0
1
0
1
1
1
1
1
0
X
X
1
0
1
0
1
0
1
1
1
1
0
X
X
X
1
0
0
0
1
0
1
1
1
0
X
X
X
X
0
1
1
0
1
0
1
1
0
X
X
X
X
X
0
1
0
0
1
0
1
0
X
X
X
X
X
X
0
0
1
0
1
0
0
X
X
X
X
X
X
X
0
0
0
0
1
表2-1 8-3线优先译码器真值表
2、3-8线译码器
1)说明:利用三个单刀双制开关切换二路输入端输入的电平状态。利用8个探测器观察8路输出新号段的电平状态。使能端G1接高电平G2A、G2B接低电平。
图2-2 3-8线译码器仿真电路
2)实验步骤:
按图2-3连接电路;
切换三个单刀双制开关进行仿真实验,得到表2所示结果。输入端中的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输出端中的1表示测试器亮,0表示探测器灭。
输入端
输出端
G1
G2A
G2B
A2
A1
A0
Y7
Y6
Y5
Y4
Y3
Y2
Y1
Y0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表2-2 3-8线译码器真值表
四、思考题:
(1) 利用两块8-3线优先编码器74LS148D设计16-4线优先编码器,然后仿真验证16-4线优先编码器的逻辑功能。
图2-3 16-4线优先编码器仿真电路
(2) 利用两块3-8线译码器74LS138D设计4-16线译码器电路,然后仿真验证电路功能。
图2-4 4-16线译码器仿真电路
实验三 竞争冒险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产生竞争冒险的原因;
2、 学会竞争冒险是否可能存在的判断方法;
3、 了解常用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组合逻辑电路中,由于门电路存在传输延时时间和信号状态表换速度不一致等原因,使信号的变化出现快慢差异,这种现象叫做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使输出端可能出现错误信号,这种现象叫做冒险。所以有竞争不一定有冒险,有冒险一定存在竞争。
利用卡诺图可以判断组合逻辑电路是否可能存在竞争冒险现象,具体做法如下:根据逻辑函数的表达式,做出其卡诺图,若卡诺图中填1的格形成的卡诺图有两个相邻的圈相切,则该电路存在竞争冒险的可能性。
既然电路存在竞争就有可能存在冒险造成输出的错误动作,因此,必须杜绝竞争冒险现象的产生,常用的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有一下4种:加取样脉冲,消除竞争冒险,修改逻辑设计,增加冗余项,在输出端接滤波电容;加封锁脉冲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0型冒险电路仿真实验
1)实验电路
图3-1 0型冒险电路
2)实验步骤:
·按图3-1连接电路
·进行实验方针,记录仿真结果
·考虑如何消除该电路出现的0型冒险现象。
根据图1连接电路并观察波形,如下
图3-2 0型冒险波形图
2、1型冒险电路仿真实验
1)实验电路
图3-3 1型冒险电路
2)实验步骤:
·按图3-3连接电路
·进行仿真实验,记录仿真结果,说明实验现象
·考虑如何消除该电路出现的冒险现象
波形图入下:
图3-4 1型冒险波形图
3、多输入信号同时变化时的冒险电路
1)实验电路
图3-5 多输入信号同时变化时的冒险电路
2)实验步骤:
·按图3-5连接电路
·利用卡诺图判断该电路存在竞争冒险可能性。运行实验仿真,记录结果并说明现象。
为了消除竞争冒险现象,采用修改逻辑设计,增加冗余项BC,采用修改后电路如图4所示,记录仿真结果
图3-6 波形图
4、多输入信号同时变化时的冒险消除电路
1)实验电路
图3-7 多输入信号同时变化时的冒险电路
2)实验结果:
增加冗余项后消除了竞争冒险。
图3-8 消除竞争冒险后的波形图
四、思考题
如图5是否存在竞争冒险现象,若存在如何消除?
图3-9
有,应增加冗余项BC 。
实验四 触发器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边沿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2、 逻辑不同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之间的相互切换。
二、实验原理
触发器是构成时序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具有记忆,存储二进制信息的功能,从逻辑功能上将触发器分为RS,D,JK,T,T’等几种类型,对于逻辑功能的描述有真值表,波形图,特征方程等几种方法。功能不同的触发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边沿触发器是指只在CP上升沿或下降沿到来时接受此刻的输入信号,进行状态转换,而其他时刻输入信号状态的变化对其没有影响的电路。
集成触发器通常具有异步置位,复位功能,74LS74D是在一片芯片上包括两个完全独立边沿D触发器的集成电路,对它的分析分为三种情况:
(1) 无论CP和D为何值,只要~1CLR=0,~1PR=1,触发器置0,;只要~1CLR=1,~1PR=0,触发器置1。
(2) 当~1CLR=~1PR=0时为不允许状态。
(3) 当~1CLR=~1PR=1且CP处于上升沿时,Qn+1=D。
74LS112D是在一片芯片上饱和两个完全独立边沿JK触发器的集成电路,对它的分析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无论CP,J,K为何值,只要~1CLR=0,~1PR=1,触发器置0,只要~1CLR=1,~1PR=0,触发器置1。
(2) 当~1CLR=~1PR=0时为不允许状态。
(3) 当~1CLR=~1PR=1时,且CP处于下降沿时,Qn+1=J Qn +KQn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D触发器
1)说明:利用单刀双掷开关J1,J2,J3,J4切换输入管脚的信号电平状态,利用探测器X1观察输出管脚的信号电平状态,用示波器查看输出管脚的信号波形。
图4-1 D触发器仿真电路
2)实验步骤:按下图所示连接电路。
按照仿真电路实验,利用开关来改变~IPR,1D,~1CP,CP的状态,观察输出端1Q的变化,将结果填入下表并验证结果,输入端的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x表示接高接低都可以,输入端1表示探测灯亮,0表示探测等灭。
输入端
现态
次态
CP
~CLR
~PR
D
Qn
Qn+1
X
0
0
X
0
不确定
X
0
1
X
不确定
0
X
1
0
X
不确定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0
表4-1 边沿D触发器74LS74D真值表
2、JK触发器
1)说明:利用单刀双掷开关J1,J2,J3,J4,J5切换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状态,利用探测器X1观察输出管脚的信号电平状态,用示波器查看管脚的信号波形。
图4-2 JK触发器仿真电路
2)实验步骤:按下图链接电路,利用开关来改变~IPR,1J,1K,~1CP,CP的状态,观察输出端1Q的变化,将结果填入下表并验证结果,输入端的1表示高电平,0表示低电平,x表示接高接低都可以,输入端1表示探测灯亮,0表示探测等灭。
输入端
现态
次态
CP
~CLR
~PR
J
K
Qn
Qn+1
X
0
0
X
X
-
不确定
X
0
1
X
X
不确定
0
X
1
0
X
X
不确定
1
1
1
1
0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表4-2 JK触发器74LS112D真值表
五、思考题
由于D触发器使用方便,JK触发器功能最完善,怎样将JK触发器和D触发器分别转换为T触发器。
图4-3 D触发器转化成T触发器
实验五 计数器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计数器的日常应用和分类;
2、熟悉集成计数器逻辑功能和其各控制端作用;
3、掌握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统计输入脉冲个数的过程计数。能够完成计数工作的电路成为计数器。计数器的基本功能是统计时钟脉冲的个数,即实现计数操作,也用于分频、定时、产生节拍脉冲等。计数器的种类很多,根据计数脉冲引入方式的不同,将计数器分为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根据计数过程中计数变化趋势,将计数器分为加法计数器、减法计数器、可逆计数器;根据计数器中计数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数器分为二进制计数器和非二进制计数器(例如十进制、N进制)。
二进制计数器是构成其他各种计数器的基础。按照计数器中计数值的编码方式,用n表示二进制代码,N表示状态位,满足N=2“的计数器称作二进制计数器。74LS161D是常见的二进制加法同步计数器,其引脚说明如图所示,其功能如表所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74LS161D构成的二进制加法同步计数器,具体电路如图所示,说明如下
图5-1 74LS161D构成的二进制加法同步计数器
该电路采用总线方式进行连接。
利用J1、J2、J3、J4四个单刀双掷开关可以切换74LS161D第7、10、9、1脚输入的高低电平状态。74LS161D第3、4、5、6脚(4位二进制输入端)同时接高电平。74LS161D第15脚(进位输出端)接探测器X1。V1为时钟信号。利用逻辑分析仪观察思维二进制输出端(第11、12、13、14脚)、进位输出端(第15脚)和时钟信号端(第2脚)的波形。利用数码管U2显示计数器的计数情况。
2、74LS191D构成的二进制加/减同步计数器
图5-2 74LS191D构成的二进制加/减同步计数器
四、思考题
1.模仿图5-174LS161D构成的二进制加法计数器,设计由74LS162D构成的十进制加法同步计数器。
2、模仿图5-274LS191D构成的二进制加/减法同步计数器,设计由74LS192D构成的十进制加/减同步计数器。
实验六 任意N进制计数器电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分析任意N进制计数器。
2、灵活应用构成任意N进制计数器的三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简单连接法:将两个计数器首尾相连,构成一个新的计数器,该计数器的模是两个计数器模的乘积。
2、清零端复位法:开始计数后,经过M个脉冲,技术状态达到SM,通过辅助门电路将SM译码,产生一个清零信号加至计数器的清零端,使计数器返回到初始零状态,这样就跳跃了(N-M)个状态,从而构成了M进制计数器。
3、利用置入控制端的置位法:利用中规模器件的置入控制端,以置入某一固定二进制数值的方法,从而使N进制计数器跳跃(N-M)个状态,实现M进制计数器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简单连接法构成模为100的计数器
2、清零端复位法构成的八进制计数器
3、置入控制端的置们法构成的八进制计数器
五、思考题
1、如何利用简单连接法将俩个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D构成一个模256的计数器。
3、如何利用清零端复位法将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D和一些辅助门电路构成一个模为5的计数器。
4、如何利用置入控制端的置位法将二进制加法计数器74LS161D和一些辅助门电路构成一个模位6的计数器。
实验七 数字抢答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 抢答器同时供8名选手或8个代表队比赛,分别用8个按钮S1~S8表示。
2、 主持人控制开关按钮S。
3、 抢答器具有锁存和显示功能。
4、 抢答器具有定时抢答功能。
5、 参赛选手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抢答。
6、 如果定时时间已到,无人抢答,本次抢答无效,系统报警并禁止抢答,定时显示器显示00。
二、设计原理
接通电源后,主持人将开关拨到“清楚”状态,抢答器处于禁止状态,编号显示器灭灯,定时显示设定时间;主持人将开关置于开始状态,宣布开始,抢答器工作。定时器倒计时,扬声器给出声响提示。选手在定时时间内抢答时,抢答器完成:优先判断、编号显示、扬声器提示。当一轮抢答之后,定时器停止、禁止二次抢答、定时器显示剩余时间。如果再次抢答必须由主持人再次操作“清零”和“开始”状态开关。
译码显示
译码电路
锁存器
优先编
码电路
抢答
按钮
一、 设计方案
、
四、设计电路
五、设计说明
1、第一部分为抢答按钮,J1、J2、J3、J3、J4、J5、J6、J7、J8分别代表八支队伍,按钮只能输入单一脉冲。
2、第二部分为编码电路,用74LS148实现。
3、第三部分为锁存电路,用三个JK触发器和若干非门,与非门实现,用于把输入的单一脉冲信号锁存。其中包含清零按钮。
4、第四部分为译码电路,用74LS248实现,其中高位D恒定接地,只译码0―7数字。
5、第五部分为译码显示。
六、功能介绍
该电路完成俩个功能:一是分辨出选手按键的先后,并锁存优先抢答者的编号,同时译码显示电路显示编号;二是禁止其他选手按键操作无效。工作过程:开关S置于“清零”端时,RS触发器的端均为0,4个触发器输出置0,使74LS148的EI=0,使之处于工作状态。当开关S置于“开始”时,抢答器处于等待工作的状态,当有选手将按键按下时,如按下S5 74LS148的输出经RS锁存后,1Q=1,74LS48处于工作状态,4Q3Q2Q=101,经译码显示“5”。此外,1Q=1,使74LS148=1,处于禁止状态,封锁其他按键的输入。当按键松开即按下时,74LS148的此时由于1Q=1,使=1,所以74LS148仍处于禁止状态,确保不会二次按键输入信号,保证了抢答者的优先性。如有再次抢答需主持人将S开关重新置“清零”,然后再进行下一轮抢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