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微波技术和天线实验报告(航大).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57183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波技术和天线实验报告(航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微波技术和天线实验报告(航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场、微波测量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1 电磁喇叭天线特性测量 一、实验目的 研究电磁喇叭天线方向性图的测量方法以及天线的互易性原理。 二、实验仪器及装置图 1、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2、喇叭天线 3、分度转台及支柱 4、微分表 三、实验原理 由于在通信、雷达等用途中,天线都处于它的远区,所以正确的测试天线的远区场辐射特性非常重要。天线参量是描述天线辐射特性的量,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天线参量的测量是设计天线和调整天线的重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测量其辐射场幅值分布的方向性,其表征量是天线的方向函数及方向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图连接好装置。 2、整机机械调整:首先旋转工作平台使0度刻线与固定臂上只针对正,在转动活动臂使活动臂上的指针对正在工作平台180度刻线上。 3、固定被测天线,而把辅助天线沿以被测天线为中心,距离r为半径的圆周运动转动平台记录工作平台角度及微安表度数。 Yoz平面方向图的数据 逆时针转动 角度 180 177 174 171 168 165 162 159 156 153 150 147 微安 100 94 80 62 46 32 20 10 6 4 2 0 顺时针转动 角度 -180 -177 -174 -171 -168 -165 -162 -159 -156 -153 -150 -147 微安 100 96 92 80 60 44 26 18 10 6 4 2 逆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 Xoz平面方向图数据 逆时针转动 角度 180 177 174 171 168 165 162 159 156 153 150 147 微安 100 92 80 56 36 20 8 2 0 0 0 0 顺时针转动 角度 -180 -177 -174 -171 -168 -165 -162 -159 -156 -153 -150 -147 微安 100 96 88 70 52 30 12 4 2 0 0 0 逆时针转动 顺时针转动 实验2 电磁波参量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在学习均匀平面电磁波特性的基础上,观察电磁波传播特性如E、 H和 S 互相垂直。 (2)熟悉并利用相干波原理,测定自由空间内电磁波波长,并确定电磁波的相位常数 和波速。 (3)了解电磁波的其他参量,如波阻抗等。 二、实验仪器 DH1211型3cm固态源1台 DH926A型电磁 波综合测试仪1套 XF-01选频放大器1台 PX-16型频率计 三、实验原理 两束等幅、同频率的均匀平面电磁波,在自由空间内从相同(或相反)方向传播时,由于初始相位不同,它们相互干涉的结果,在传播路径上形成驻波分布。通过测定驻波场节点的分布,求得波长的值,由、得到电磁波的主要参数:、。 四、实验结果数据: x1=37.67 x2=44.72 x3=53.59 x4=59.75 (x1+x2)/2=41.195 (x3+x4)/2=56.67 所以波长为(56.67-41.195)*2=30.95mm=3.095cm 实验3 微波工作波长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熟悉测量线的使用方法。 掌握工作波长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测量系统的连接与调整 进行微波测量,首先必须正确连接与调整微波测试系统。图3-1示出实验室常用的微波测试系统,信号源通常位于左侧,待测元件接在右侧,以便于操作。连接系统平稳,各元件接头对准。晶体检波器输出引线应远离电源和输入线路,以免干扰。如果系统连接不当,将会影响测量精度,产生误差。 图3-1 微波测试系统 系统调整主要指信号源和测量线的调整以及晶体检波器的校准。信号源的调整包括振荡频率、功率电平及调制方式等。本实验讨论驻波测量线的调整和晶体检波器的校准。 2.测量线的调整及波长测量 (1)驻波测量线的调整 驻波测量线是微波系统的一种常用测量仪器,它在微波测量中用途很广,如测驻波、阻抗、相位、波长等。 测量线通常由一段开槽传输线,探头(耦合探针、探针的调谐腔体和输出指示)、传动装置三部分组成。由于耦合探针伸入传输线而引入不均匀性,其作用相当于在线上并联一个导纳,从而影响系统的工作状态。为了减小其影响,测试前必须仔细调整测量线。实验中测量线的调整一般包括选择合适的探针穿伸度、调谐探头和测定晶体检波特性。 探针电路的调谐方法:先使探针的穿伸度适当,通常取1.0~1.5mm。然后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移动探针至测量线中间部位,调节探头活塞,直到输出指示最大。 (2)波长测量 用谐振式波长计测量。调谐波长计,使得指示器指针达到最大值,记录此时的波长计刻度,查表,确定波长计谐振频率,再根据,计算出信号源工作波长。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图 图3-4 测试装置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整测量线 1.1 参照图3-4连接各微波元件。 1.2 测量线终端接晶体检波架,调整微波信号源使获得最佳方波调制输出功率。 1.3 调整测量线:(1)测量线终端接匹配负载,并将探头晶体检波输出端接选频放大器。(2)转动探头上部的调节螺母来调整探针插入深度,其读数由顶部标尺刻度指示(单位为mm)。插入深度取1~1.5mm。调谐探针回路(调银白色活塞),使指示器读数最大,再调谐检波回路(黑色活塞),使指示器读数最大。 2. 工作波长的测量 实验结果数据:工作频率为8.999MHZ D11=94.5 D12=100.0 D21=118.9 D22=124.5 (D11+D12)/2=97.25 (D21+D22)/2=121.7 所以波长为(121.7-97.25)*2=48.9mm 实验4 电压驻波比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测量大、中电压驻波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压驻波比(简称驻波比)是传输线中电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表示为: (4-1) 测量驻波比的方法及仪器很多,本实验讨论用驻波测量线,根据直接法,等指示度法测量大、中电压驻波比。 直接法 直接测量沿线驻波的最大和最小场强(参见图4-1),根据式(4-1)直接求出电压驻波比的方法称直接法。该方法适用于测量中、小驻波比。 图4-1 无耗线上的驻波图 等指示度法 等指示度法测量适用于大、中电压驻波比()。如果被测件驻波比较大,驻波腹点和节点电平相差悬殊,因而测量最大点和最小点电平时,使晶体工作在不同的检波律,故若仍按直接法测量驻波比误差较大。等指示度法是测量驻波图形节点两旁附近的驻波分布规律,从而求得驻波比的方法,因此能克服直接法测量的缺点。 图4-2 等指示度法 功率衰减法 功率衰减法适用于任意驻波比的测量,它用精密可变衰减器测量驻波腹点和节点两个位置上的电平差,从而测出驻波比。 改变测量系统中精密可变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探针位于驻波腹点和节点时指示电表的读数相同,则驻波比可用下式计算: (4-6) 式中,,分别为探针位于波腹和波节点时精密衰减器衰减量。 三、实验仪器及装置图 如图4-3所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微波测试系统的调整 1.1 按图3-3检查测试系统,测量线终端接检波架,开启电源,预热各仪器。 1.2 按操作规程使信号源工作在方波调制状态,并获得最佳输出。 1.3 调整测量线,调整探针电路,检波电路,使测量线工作在最佳状态。调整输入功率电平,使晶体工作在平方律检波范围内。 图4-3 测试装置图 1.4 用直读式频率计测量工作频率,记录数据。 1.5 测量线终端接短路板,用交叉读数法测量两个相邻波节点位置,计算波导波长,重复五次,将数据记于表4-1中,取平均值作为。 用直接法测量开口波导及单螺钉的电压驻波比。 2.1 测量线终端开口,移动探针至驻波腹点,调整指示器灵敏度,使指示电表读数达满度(或近满度,“100”或“90”)。 2.2 分别测定驻波腹点和节点的幅值和 ,列表4-2记录数据并计算。 表4-2 驻波腹点和节点的幅值 指示计读数 1 2 3 90 89 89 3.275 8 8 9 2.3 测量线终端接单螺钉(旋入4mm)和匹配负载,重复步骤2.1,2.2,并测量两次,列表记录数据并计算 。 3. 用等指示度法测量单螺钉的电压驻波比。 3.1 调节单螺钉穿伸度约7mm,测量线探针移至驻波节点。调整可变衰减器,指示度灵敏度,必要时可调整测量线探针穿伸度(一般不调),使指示电表读数接近“40”或“50”,读取驻波节点幅值。 3.2 缓慢移动探针,在驻波节点两旁找到电表指示读数为的两个等指示度点,应用测量线标尺刻度读取二个等指示度点对应的探针位置读数值和,重复五次,将数据记于表4-3。 3.3 根据公式计算驻波比。 表4-3 等指示度法测驻波比 次数n 对应的探针位置 (mm) (mm) 1 92.2 98.0 5.8 5.33 2.05 2 117.0 122.5 5.5 3 142.0 146.7 4.7 4 1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