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花市街道思想文化建设专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9356564 上传时间:2025-03-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花市街道思想文化建设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花市街道思想文化建设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花市街道思想文化建设专版 创新专版 [阅读:1215 次] 日期:10/04/19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东花市街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根据城市管理新理念,坚持以文化为魂,体现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投入,注重体制创新,做好社会参与,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崇文模式”积极开展工作,并结合街道自身的特点,做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花市特色,符合花市特点的“四四三”综合执法新模式。 “四四三”综合执法新模式 打造一流花市形象 文/东花市街道综治办   近年来,东花市街道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根据城市管理新理念,坚持以文化为魂,体现以人为本,加强科技投入,注重体制创新,做好社会参与,强化责任落实,按照“崇文模式”积极开展工作,并结合街道自身的特点,做了积极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花市特色,符合花市特点的街道综合执法新模式。   自2008年1月东花市街道综合执法组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区长牛青山提出的“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组织,日常全面监管,强力综合执法”四项原则,紧紧围绕“城市形象创一流,和谐社区出精品”的工作目标,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重复处罚、力量分散等问题,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实现了由“指头执法”到“拳头执法”,做到了对辖区“全权、全时、全管、全责”的管理。两年来,已完成了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安保等重大活动的保障服务任务,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一直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在奥运前夕,市委副书记王安顺来街道检查工作时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个街道能搞成这样,很不简单”。两年来,国家部委、市、区领导多次来综合执法组考察指导,特别是参加2010年全国城市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各位领导莅临街道综合执挥中心,对综合执法组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   文化为魂,树立品牌   文化一直是东花市街道发展的灵魂,街道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人文花市、科技花市、绿色花市”为目标,坚持“城市形象创一流、和谐社区出精品”的标准,形成了独具地区特色的花市和谐文化品牌,并不断充实花市文化的内涵,恢复了中断46年蟠桃宫庙会;建立全市首家社区博物馆;成立了宫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修建了花市景观文化墙;出版了《和谐花市》季刊等,成为传承和弘扬花市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和展示窗口,并将花市的和谐文化有机地融入到了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管理工作中。   以人为本,服务民生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服务体现了有效的管理。保障民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不仅将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看作被管理者,更要看作服务对象和管理主体,突出人性化管理。真心倾听群众诉求。推行信访代理制,特别是社区代理,排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在社区设立信访代理站,要求每个社区每月至少规范代理1件信访事项,使社区代理真正步入有序的轨道。新生矛盾基本控制在街道范围内,越级集体访和非正常访实现双零指标,有力维护了东花市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和谐。推行信访代理制以来,街道领导和信访办共接待来访(不含市、区接访)271件次、450人次,涉及问题135件,化解122件,化解率90%;共办理各类来信75件,分别是市长信箱9件、区长信箱14件、非紧急救助44件、市区转信8件。满足服务群众需求。街道设计发放17000张电子便民卡;促进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推进“早餐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在崇东大街6号楼和北里西区13号楼共进行4处坡道建设,方便残疾居民出行。东花市南里社区成立的公共服务协会,由社区服务商和居民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服务。切实保障群众生活。街道积极开展对困难群众的调查摸底工作,深入推进困难救助、就业、医疗参保三项工程,对困难群体进行政策援助、岗位援助、技能援助和社会援助。在加强治理的同时确保群众的正常生活,例如在对忠实里西区3号楼小区内马某违章建设无照经营小卖部强制拆除时,马某屡次来综合执法组闹事,街道耐心向她做思想工作,同时为了解决她家的困难,按照有关政策将她爱人吸收为城管协管,不但拆除了违章建筑、取缔了无照经营,还把违法人员变成了城市管理人员,同时密切了执法队员与广大群众的关系。街道时时监控劳动用工状况,妥善处理劳动纠纷,保持了和谐的劳动关系。2008年以来,街道组织各类招聘活动20次,开发就业岗位1301个,安置失业人员1101人。地区登记失业率2.17%。2009年基本完成广外南里和白桥天娇苑居民回迁工作,共回迁居民2037户。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工作态度得到了社区居民充分的肯定和理解,几年来共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31面,表扬信81封。   科技为先,注重应用   科技的应用是管理上水平的重要保障。东花市街道近年来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先后为综合执法组投入专项资金近800万元,建成了东花市街道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和民防宣教指挥中心。通过112个监控探头对重要部位、重点街区、公共场所等实施全天候监控。挑选案件高发地段,设置紧急报警救援系统,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只需按下紧急报警按钮可立即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进行通话,相应的室外摄像机可与其进行视频联动监控、录像,对报警人进行身份和事件确认,实现警情实时传送;实现视频会议四级(市、区、街道、社区)联网;实现应急值守、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网格管理、视频会议、移动指挥、综合指挥、社区服务八个功能。建立街道社区人口房屋信息管理系统(GIS+MIS),用可视化的科技手段实现以房管人。在社区安装多功能车载电子标签系统,加强社区停车管理;为街道环卫所配置了机械化的清扫设备,确保城市清洁工作快捷高效。在街道的三个社区率先引进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设备,实现餐厨垃圾当日产生、当日消纳,推进了地区餐厨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众多科技手段的在社区投入使用,使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注重机制创新,综合执法   2007年12月,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城市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的文件下发后,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政府统一领导,街道牵头组织、日常全面监管、综合强力执法”的指示精神,于2008年1月10日,在7个街道率先成立了综合执法组。   在组织框架方面,街道综合执法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主管城建的副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主管治安的副主任、城管分队长、派出所副所长任副组长。   成员以城管分队为主、常驻部门有公安、工商、卫生、园林、文化、消防8个部门,人员36人,另有建委、规划等17个挂牌部门,常设联系人,对挂牌部门落实到人,按时参加联席会议,参与阶段性、突击性大规模执法,做到召之即来,最大限度地整合执法力量。结合常驻部门职能,划分两个责任区域,将综合执法组的城管队员与其他常驻部门队员按3:1的比例共编4个小组,并分为动态组和静态组两个大组,各小组均由城管副分队长以上的骨干担任组长,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城管主力军的作用,也很好地调动了其他常驻部门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每个小组上街执法时,动态静态互补,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均有人能管,有效地“紧缩”了违法行为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时间,做到了对辖区管控无死角、无盲点、无缝隙。环境秩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明显提升。   城市管理对执法人员的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执法组在践行综合执法新机制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制定了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并多次组织人员学习培训,在固化奥运和国庆环境保障中好的做法的同时,树立积极的城市管理理念,不断加强综合执法组的文化建设、团队建设、机制建设,不断提升执法水平和执法绩效。   在运行模式方面,依据“崇文模式”摸索出了有街道特点的“四四三”模式,突出街道的属地管理责任和统筹管理权。   街道对辖区内的各种违法行为赋有“四全”即:全权、全时、全管、全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共同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综合执法。   为加强管理,街道综合执法组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办公地点、统一装备、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对抽调人员的晋升晋级、奖励处分、调整任免拥有建议权和一票否决权。   实行综合执法机制,推动了执法组织扁平化,有效实现了“三个综合”即“执法依据的综合、执法力量的综合和执法手段的综合”。   社区参与,全民动员   为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街道与辖区8个社区居委会签订了《社区新生违法建设监督举报责任书》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书》,要求各社区在管辖范围广泛动员居民积极参与,及时发现、劝阻、举报各类影响城市环境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同时把此项工作与社区年终绩效考核挂钩。街道制定了“花钱买意见”的措施,专门拿出资金对举报违建及参与城市综合治理表现突出的社区定期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通过社区共举报违法建设6起,先后拆除了中国强2号院、广外北四巷等12处违法建筑,社区违法建设基本消除在了萌芽状态。街道对表现突出的8个社区给予了通报表彰和现金奖励。   责任倒查,狠抓落实   根据上级文件,街道制定了综合执法组常驻部门及挂牌部门的量化评分考核细则,安装了指纹考勤系统,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综合执法工作会议,总结讲评上月工作,布置下月主要任务,对上级通报的各类问题实行责任倒查,并纳入考核评分机制。严格控制出现二次督办的案卷,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够倒查责任到部门、责任到社区、责任到队员,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综合执法绩效得到了不断提高。   小贴士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崇文模式:“崇文模式”的城市管理思路和体系,概括地说,就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灵魂、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旧城改造为前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运用为依托、以综合执法为保障、以一流工作为标准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2009年8月13日上午,国务院法制办执法协调司司长青峰,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周继东、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车克欣等领导到我区调研综合执法工作。区委副书记、区长牛青山主持调研工作汇报会。区委书记夏强,区委副书记滕盛萍参加了会议。会上,区委常委、副区长刘云斋从为什么要实行综合执法、怎样实行综合执法、综合执法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行综合执法主要的收获和体会四个方面对我区推行综合执法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区委副书记、区长牛青山在汇报后对我区综合执法工作谈了两点想法:一是明确法制建设的定位,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推动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区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二是推行综合执法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目前,从立法角度讲我国法制建设是比较健全的,但是法律实施方面却存在突出问题,条块分割脱节、执法力量分散、日常监管失位、执法不到位等方面问题仍然大量存在,推行综合执法,实现了将全区各项事业紧密结合,并取得了实际成效,执法重心实现下移,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效果显著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目前,综合执法还处于过渡期,今后我区还将对综合执法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区委书记夏强在汇报会上指出,目前我区综合执法遇到了三点问题:一是权责分离问题,政府在街道办事处搭建综合执法平台,平台本身并没有职权,管理依据缺乏,管理主体地位和权限不明确。二是管人、管事相脱离,综合执法平台是管事,综合执法人员由原单位管理,人员考核在街道,是在街道层面实现条块结合,长期下去容易形成边缘化问题。三是执法部门分工巨细,造成执法人员执法面较窄,不能全面行使执法职责,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车克欣针对我区综合执法工作也谈了许多想法,希望崇文区能在综合执法工作中创出新路。    市法制办主任周继东听取汇报后指出:崇文区在综合执法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尝试,一是在执法过程中,各部门职权综合的问题,综合执法达到了工作综合,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经常化、常态化。二是执法重心下移问题,在街道办事处层面搭建平台,实现了区考块、块考条,抓住了执法重心下移的关键。三是解决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问题,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综合了政府各项职能,综合执法平台设在街道层面,既解决了民生问题,又解决了执法问题。这几点难题的解决恰恰反映出综合执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仍不充足,综合执法工作还没有实现职能综合等,希望崇文区将综合执法工作进一步研究探索,市政府法制办将给予高度的支持,为区政府工作提供服务。    国务院法制办执法协调司司长青峰听取汇报后指出:这次调研很有收获,也深受启发。一是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启发,城市管理发展快,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探索一个新的机制、体制,对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国务院对基层政府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如何提高行政执行力很受启发。三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很受启发,体制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工作机制的创新也是体制改革的完善和创新。四是在如何构建法制政府上很受启发。   参加调研的领导还到东花市街道办事处实地考察综合执法组的实际工作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