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易门县小街中学课堂实录
授课教师
刘春莲
整理教师
李思芳
课题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科目
语文
教学时间
2017年6月1日
班级
105
教学资源
教师助手,ppt,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品位本文饱含深情的语言;
3、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学习英雄杨利伟的优秀素质。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
教学过程实录
1. 课前观看神五升空视频,感受当时热烈的场面及气氛。
师: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想到哪些情景了呢?
生:国庆节。
生:想到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了。
生:想到九八年抗击大洪水了。
……
生:想到神舟飞船飞天了。
师:看来有的同学已经预习课文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二十一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迅速给出下列几道题的答案)
1斜体字注音
瞩目( ) 绥中县( )浩瀚( ) 蕴含( )
载人( ) 翟志刚( 瞬间(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浩瀚(hàn) 问鼎(dǐnɡ) 蕴含(yùn)
B.苍穹(qiónɡ) 绥宁(suí) 瞩目(zhǔ)
C.廖姓(liào) 翟志刚(zhái) 瞬间(shùn)
D.公寓(yù) 荧光屏(huǒ) 军衔(xián)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定格 稳健 极限 令人瞩目 B.梯队 刚劲 浩翰 横空出世
C.演练 致意 瞬间 朝夕相处 D.公寓 蕴含 风彩 迎风飘扬
师:下面看看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几个?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3、最终选定杨利伟承担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4、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深秋的大漠,寒气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5、你觉得作为一个宇航员要具备哪些条件?
6、课文第15自然段说“航天员的'夺人风彩'”具体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
师:首先,我们要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下面,我们自己放声朗读课文,尽量读出感情来。
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来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评价。
生:朗读1—5自然段。
生:我认为第一二段读得不好,应该这样来读。(示范)
生:我认为第五段读得不好,应该重读“这一天”,“很久”,“这一刻,“千年”这几个词,才能突出感情。
生:朗读6—9自然段。
生:第六段中,“快看”,“我们的”一定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我们的爱国心,突出对航天员的盼望与崇敬。
师:非常好,我们把这句话来齐读一下。
生:(齐读文章其余部分)
师:大家认为朗读这一部分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准备进行课本剧表演。
生:(各自准备,排练)
师:(穿插指导)
师:好的,下面我们请这一组的同学来表演航天员出征的情景。
生:(一组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全体师生给予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面对航天英雄,置身如此热烈的场面中,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如何采访呢?
下面我们召开记者招待会。
生:(自主选出五名记者)
生:请问杨利伟同志,在接受出征命令时,你心里想什么呢?
生(杨利伟表演者):我想,我一定要完成任务,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待,请等待我胜利的消息吧。(笑)
众生笑。
师:看来我们的杨利伟很兴奋啊。
生:请问总指挥同志,当你下达命令时,你认为杨利伟能完成任务吗?
生(总指挥表演者):我充满信心,他一定能完成任务,因为他是最优秀的。
生:请问翟志刚、聂海胜,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翟志刚、聂海胜表演者):我们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祝福,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战友胜利归来。
师:还有吗?(稍等一下),怎么记者都是向英雄提问的,你们可都忽略了——我们在场的观众了。谁来代表在场观众来发表一下感想。
生:我很激动,我们的祖国强大起来了,我衷心祝愿我们的英雄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归来。
师(深情地):我想,这位同学的话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自豪。我们一起来《歌唱祖国》。
师生齐唱《歌唱祖国》。
当堂检测:
1、你对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怀有什么感情呢?
2、假如你也在送行的人群里,你最想对杨利伟说的送行语是什么?(请用最动情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时间到了,我给大家一个上联:圆飞天梦,希望大家课后对出下联。
行
家
点
评
优点:
1.上课教态自然大方,鼓励性语言较多,课堂掌控力较强。
2.善于突出课堂重难点知识,上课思路符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指令清晰,课堂节奏掌控合理
缺点:
1.本文的体裁是通讯,要适当介绍新闻文体的一些特点。
2.过多的着眼于杨利伟这位英雄,而忽视了场面描写的分析,使得文章的情感态度挖掘不够,容易造成英雄主义色彩。
3.拓展提升部分(航天事业的新发展)与语文课的联系不大。
4.可以使用如下环节,“请你对杨利伟说一句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战友\群众\记者\学生等角度)进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回答。
5.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气氛,培养爱国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